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造纸工业论文--制浆工艺论文--制浆法论文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0页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0-11页
   ·P(DMDAAC-AM-AA)概述第11-13页
     ·P(DMDAAC-AM-AA)的结构和基本性质第11-12页
     ·P(DMDAAC-AM-AA)的溶液行为第12-13页
   ·P(DMDAAC-AM-AA)的聚合方法第13-14页
     ·水溶液聚合第13页
     ·反相乳液聚合第13页
     ·反相微乳液聚合第13-14页
     ·水分散聚合第14页
   ·P(DMDAAC-AM-AA)的聚合机理第14-17页
     ·自由基聚合机理第14-17页
       ·链引发反应第14-15页
       ·链增长反应第15-16页
       ·链终止反应第16页
       ·链转移反应第16-17页
     ·乳液聚合机理第17页
   ·P(DMDAAC-AM-AA)的国内外应用进展第17-19页
     ·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第17-18页
       ·增强剂第17-18页
       ·助留助滤剂第18页
       ·处理造纸废水第18页
     ·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第18页
     ·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第18-19页
     ·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第19页
   ·造纸白水中金属离子的积累及其影响第19-22页
     ·湿部系统中金属离子的来源第19页
     ·金属离子在白水中富集的原因第19-20页
     ·金属离子对造纸系统的影响第20-22页
       ·影响湿部系统的参数第20-21页
       ·影响纸浆漂白第21-22页
       ·影响施胶和成纸性能第22页
       ·影响造纸设备第22页
       ·导致树脂沉积第22页
   ·去除金属离子方面的研究进展第22-27页
     ·离子交换法第23页
     ·吸附法第23-25页
       ·活性炭吸附第23-24页
       ·生物质吸附第24页
       ·纳米微球吸附第24-25页
       ·矿物材料吸附第25页
       ·微生物吸附第25页
     ·螯合法第25-26页
     ·膜分离法第26-27页
     ·其他方法第27页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合成路线设计第27-29页
     ·聚合方法的选择第27页
     ·单体的选择第27-28页
     ·引发体系的选择第28-29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第二章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的合成第30-42页
   ·前言第30页
   ·实验原料与主要仪器第30-31页
     ·实验原料第30页
     ·实验仪器第30-31页
   ·实验方法第31-33页
     ·合成实验第31页
     ·产品得率测定第31页
     ·特性粘数测定第31-32页
       ·测定原理第31-32页
       ·测定方法第32页
     ·Ca~(2+)吸附量测定第32-33页
     ·结构与性能表征第33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谱图分析第33页
       ·核磁共振分析第33页
       ·热力学性能分析第33页
       ·等电点分析第3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3-41页
     ·单体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33-35页
     ·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35-36页
     ·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36-37页
     ·引发剂配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37-38页
     ·聚合物的 FT-IR 分析第38页
     ·聚合物的~1H NMR 分析第38-39页
     ·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分析第39-40页
     ·聚合物的等电点分析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加料工艺的优化及其对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42-50页
   ·前言第42页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第42-43页
     ·实验原料第42页
     ·实验仪器第42-43页
   ·实验方法第43-45页
     ·合成实验第43页
     ·聚合物的序列长度计算第43-44页
     ·Ca~(2+)吸附量测定第44页
     ·特性粘数测定第44-45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谱图分析第45页
     ·核磁共振分析第45页
     ·热力学性能分析第45页
     ·元素分析第4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49页
     ·FT-IR 分析第45-46页
     ·~1H NMR 分析第46-47页
     ·热力学性能比较第47-48页
     ·元素分析第48页
     ·序列结构分布第48页
     ·应用性能比较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P(DMDAAC-AM-AA)对造纸白水中 Ca~(2+)的吸附研究第50-62页
   ·前言第50页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第50-51页
     ·实验原料第50页
     ·实验仪器第50-51页
   ·实验方法第51-53页
     ·Ca~(2+)吸附量测定第51页
     ·Ca~(2+)剩余浓度测定第51页
     ·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51-52页
       ·pH 值第51-52页
       ·Ca~(2+)初始浓度第52页
       ·温度第52页
       ·聚合物用量第52页
       ·聚合物分子量第52页
     ·吸附动力学第52-53页
     ·吸附等温线方程第5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3-60页
     ·吸附单因素分析第53-57页
       ·pH 值对吸附的影响第53-54页
       ·Ca~(2+)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第54-55页
       ·聚合物分子量对吸附的影响第55-56页
       ·聚合物用量对吸附的影响第56-57页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57-58页
     ·吸附等温线方程第58-60页
       ·Freundlich 吸附等温线方程拟合第59页
       ·Langmuir 吸附等温线方程拟合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纸浆纤维对 P(DMDAAC-AM-AA)的吸附研究第62-72页
   ·前言第62-63页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第63页
     ·实验原料第63页
     ·实验仪器第63页
   ·实验方法第63-65页
     ·纤维去金属离子化预处理第63页
     ·细小纤维的去除第63-64页
     ·聚合物比电荷量的测定第64页
     ·纸浆纤维对聚合物的吸附第64-65页
     ·红外差谱分析第6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5-70页
     ·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第65-66页
     ·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第66页
     ·聚合物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第66-67页
     ·浆料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第67-68页
     ·洗涤次数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第68页
     ·搅拌速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第68-69页
     ·红外差谱分析第69-70页
     ·吸附效果展示第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5页
   ·结论第72-73页
   ·本工作的不足与建议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EMPO体系催化氧化木质素及其产物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秸秆类材料的秸秆瓦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