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世界玉米发展趋势 | 第8页 |
·国内外玉米密度的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区内玉米密度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区内玉米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 第1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4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5-16页 |
·试验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7-42页 |
一、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生育期的变化 | 第17-18页 |
二、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生长发育的变化 | 第18-33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株高和穗位高的变化 | 第18-20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抽雄-吐丝后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20-21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 第21-24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变化 | 第24-28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干物质分配规律 | 第28-32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的倒伏率、双穗率、病害率 | 第32-33页 |
三、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研究 | 第33-38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产量经济系数的研究 | 第33-34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产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产量的方差分析 | 第35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产量多重比较与差异性 | 第35-36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穗部性状的研究 | 第36-38页 |
四、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生长发育指标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第38-42页 |
·不同密度下参试品种吐丝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 第38-39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中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不同密度下不同参试品种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 第40-41页 |
·不同密度下不同参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2-45页 |
·株高和穗位高在玉米生产中的意义 | 第42页 |
·不同密度下各参试品种叶面积指数(LAI)的研究结论 | 第42页 |
·不同密度下不同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 第42-43页 |
·不同密度下不同玉米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密度下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对产量的贡献 | 第43-44页 |
·对推荐品种的综合评价与描述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