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8-9页 |
| 前言 | 第9-1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2-20页 |
| ·实验动物 | 第12页 |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2-14页 |
| ·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 | 第14-15页 |
| ·观察指标 | 第15-17页 |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17-19页 |
| ·结果判定标准 | 第19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19-20页 |
| 结果 | 第20-33页 |
| ·大体标本观察 | 第20-24页 |
| ·HE 染色方法观察肝脏泡状棘球幼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24-25页 |
| ·免疫组化法观察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 IL-10、IL-2、IL-5、TNF-α表达情况 | 第25-33页 |
| 讨论 | 第33-37页 |
| ·IL-5 在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第33-34页 |
| ·IL-10 在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第34页 |
| ·IL-2 在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第34-35页 |
| ·TNF-α在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第35-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 文献综述:肝包虫病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43-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