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概述 | 第11页 |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及相关参数 | 第11-14页 |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概念 | 第11-12页 |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 | 第12-13页 |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相关参数 | 第13-14页 |
·国内外复合地基固结分析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外复合地基固结分析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国内复合地基固结分析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于 ABAQUS 的本构模型介绍及难点说明 | 第20-38页 |
·土的本构模型 | 第20-26页 |
·摩尔库伦(Mohr-Coulomb)模型 | 第20-22页 |
·修正剑桥(Modified Cam-Clay model)模型 | 第22-25页 |
·摩尔库伦模型与修正剑桥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基于 ABAQUS 的固结分析问题中的难点说明 | 第26-29页 |
·固结分析中采用的单元 | 第26页 |
·桩土接触 | 第26-28页 |
·用户子程序 | 第28页 |
·初始地应力平衡 | 第28-29页 |
·修正剑桥模型参数的影响性分析 | 第29-36页 |
·模型简介 | 第29-30页 |
·泊松比对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30-31页 |
·各向等压曲线斜率对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31-32页 |
·回弹曲线斜率对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32页 |
·临界状态线斜率对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32-33页 |
·屈服面帽子曲度常量对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三轴压缩屈服应力比对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34-35页 |
·初始孔隙比对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35页 |
·单元尺寸对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数值模拟与经典理论及试验的对比分析 | 第38-52页 |
·数值模拟与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的对比 | 第38-40页 |
·太沙基(Terzaghi)单向固结理论 | 第38-39页 |
·数值模拟验证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 | 第39-40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数据的对比 | 第40-51页 |
·平板载荷试验简介 | 第40-41页 |
·单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概述 | 第41-45页 |
·数值模拟与试验实测数据的对比 | 第45-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单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分析 | 第52-70页 |
·饱和土固结分析方法与非饱和土渗流分析方法的区别 | 第52-54页 |
·非饱和土固结问题的本构模型设置 | 第52-53页 |
·沉降-时间曲线对比 | 第53-54页 |
·单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68页 |
·褥垫层厚度对单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54-59页 |
·褥垫层抗剪强度对单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59-63页 |
·褥垫层模量对单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63-65页 |
·桩长对单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的影响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多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分析 | 第70-89页 |
·多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概述 | 第70-72页 |
·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 | 第70-71页 |
·模型计算参数及单元选择 | 第71页 |
·边界条件 | 第71-72页 |
·多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结果分析 | 第72-79页 |
·沉降-时间曲线 | 第72-73页 |
·孔隙比的变化 | 第73-74页 |
·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 第74-75页 |
·桩身轴力的变化 | 第75-77页 |
·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变化 | 第77-79页 |
·多桩复合地基固结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第79-87页 |
·模型名称说明及参数设置 | 第79-80页 |
·压板尺寸的影响 | 第80-82页 |
·排水面设置的影响 | 第82-85页 |
·褥垫层厚度的影响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件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