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哌臻和三乙烯二胺的生产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不同反应原料的研究 | 第16-18页 |
·均相催化研究 | 第18页 |
·多相催化研究 | 第18-20页 |
·哌臻和三乙烯二胺的合成反应机理 | 第20-21页 |
·论文的研究设想及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催化剂的改性 | 第24页 |
·基础催化剂的预处理 | 第24页 |
·催化剂改性方法 | 第24页 |
·催化剂的再生 | 第24-25页 |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与反应产物的分析与计算 | 第25-27页 |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第25-26页 |
·反应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26页 |
·产物的定量分析 | 第26-27页 |
·催化剂的表征仪器与方法 | 第27-29页 |
·XRD表征 | 第27页 |
·N_2吸附表征 | 第27-28页 |
·NH_3-TPD表征 | 第28页 |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28页 |
·HR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催化剂的研究 | 第29-55页 |
·基础催化剂的选择 | 第29-35页 |
·沸石分子筛的研究 | 第29-30页 |
·不同焙烧温度ZSM-5的研究 | 第30-32页 |
·不同硅铝比的ZSM-5的研究 | 第32-33页 |
·中性、碱性基础催化剂的研究 | 第33-35页 |
·反应原料的选取 | 第35-36页 |
·催化剂的改性 | 第36-39页 |
·不同改性方法的研究 | 第36-37页 |
·改性条件的研究 | 第37-39页 |
·不同金属负载的研究 | 第39-52页 |
·金属铜的负载 | 第39-40页 |
·金属银的负载 | 第40-42页 |
·金属铁的负载 | 第42-43页 |
·金属锶的负载 | 第43-45页 |
·金属锌的负载 | 第45-46页 |
·金属钴的负载 | 第46-48页 |
·金属锆的负载 | 第48-49页 |
·金属铈的负载 | 第49-51页 |
·金属镍的负载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四章 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工艺研究 | 第55-63页 |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质量空速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反应压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57-59页 |
·催化剂的寿命研究 | 第59-60页 |
·催化剂的再生研究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催化剂的表征 | 第63-73页 |
·N_2吸附表征比表面积 | 第63-64页 |
·未改性ZSM-5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63-64页 |
·不同金属锶负载量的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64页 |
·XRD表征 | 第64-67页 |
·不同焙烧温度的ZSM-5的XRD表征 | 第65页 |
·不同锶负载量的催化剂和未改性ZSM-5的XRD表征 | 第65-66页 |
·不同钴负载量的催化剂和未改性ZSM-5的XRD表征 | 第66-67页 |
·NH_3-TPD表征 | 第67-69页 |
·不同硅铝比的ZSM-5的NH_3-TPD表征 | 第67-68页 |
·不同金属负载在最佳负载量下的NH_3-TPD表征 | 第68-69页 |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69-70页 |
·HR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研究成果 | 第81-83页 |
导师简介 | 第83-84页 |
附件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