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汉语写作十七年内蒙古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研究--以《红路》、《草原烽火》、《茫茫的草原》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论第8-12页
第一章 十七年内蒙古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主题意蕴第12-22页
 第一节 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第13-15页
 第二节 草原斗争描写的真实性第15-19页
 第三节 蒙汉团结斗争的地区主题特色第19-22页
第二章 十七年内蒙古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人物形象第22-29页
 第一节 革命的“引路人”形象第22-24页
 第二节 逐渐觉醒的革命者形象第24-26页
 第三节 积极进步的女性形象第26-29页
第三章 十七年内蒙古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民族特色第29-44页
 第一节 富有“诗意”与“象征”的自然风景描写第29-34页
 第二节 地域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语言特色第34-39页
 第三节 率真的革命爱情情节模式第39-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古族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论--《茫茫的草原》《西拉沐沦河的浪涛》《骑兵之歌》为例
下一篇:论唐湜长篇抒情组诗《蓝色的十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