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外科论文--现代医学外科疾病论文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英文缩略语第14-15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15-33页
 参考文献第28-3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3-56页
 1 资料和方法第33-38页
   ·一般资料第33-34页
   ·病例选择标准第34-35页
     ·诊断标准第34页
     ·纳入标准第34页
     ·排除标准第34页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第34-35页
     ·疗效评价标准第35页
     ·安全性评价标准第35页
   ·研究方法第35-38页
     ·术前处理方法第35-36页
     ·手术方法第36-37页
     ·术后处理方法第37页
     ·观察方法第37-38页
   ·统计方法第38页
 2 结果第38-48页
   ·基线比较第38-39页
   ·两组有效率比较第39-41页
     ·两组术后脱出比较第39页
     ·两组疗效比较第39-41页
   ·术后并发症结果第41-46页
     ·两组术后疼痛比较第41-42页
     ·两组术后出血比较第42-43页
     ·两组术后24小时排尿障碍第43-44页
     ·两组术后肛门水肿比较第44-45页
     ·两组术后肛门狭窄比较第45-46页
   ·安全性指标第46页
   ·其他结果第46-47页
     ·恢复时间第46-47页
     ·住院费用第47页
   ·安全性评价第47-48页
 3 讨论第48-52页
 4 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附录:手术照片第54-56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56-72页
 1 铜针在医学中应用历史第56-57页
 2 选择铜针治疗血管性疾病的原因第57页
 3 铜针治疗内痔的机理研究现状第57-59页
   ·铜针留置于静脉中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第57-58页
     ·铜针未通电留置于静脉中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第57页
     ·铜针通电后不同时间留置于血管中组织病理研究第57-58页
   ·血栓形成是目前公认机理之一第58-59页
     ·血栓形成的原因第58页
     ·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第58-59页
 前言第59-60页
 实验一 铜针表面附着物检测第60-64页
  1 实验器材第60页
  2 实验方法第60页
  3 实验结果第60-63页
   ·氯仿直接淋洗两电极红外谱图第60-61页
   ·正负两电极附着物的白色物红外光谱比较图第61页
   ·负极白色物质氯仿淋洗后溶液的红外谱图第61-62页
     ·负极附着物的白色物质中氯仿不溶物的红外谱图第61页
     ·负极附着物的白色物质中氯仿可溶物的红外谱图第61-62页
   ·能谱分析结果第62-63页
     ·正极能谱分析结果第62页
     ·负极能谱分析结果第62-63页
  4 结论第63-64页
 实验二 ECTCI治疗前后痔区H_2O_2含量变化第64-65页
  1 实验器材第64页
  2 实验方法第64页
  3 实验结果第64-65页
   ·标准曲线结果第64页
   ·H_2O_2浓度结果第64-65页
 实验三 ECTCI治疗前后痔区离子变化第65-67页
  1 实验器材第65页
  2 实验方法第65页
  3 实验结果第65页
  4 讨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思考第69-70页
 附录:实验部分照片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个人简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葛根芩连汤饮片煎煮与改良煮散对T2DM大鼠降糖疗效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基于糖尿病结构化中医住院病历数据的糖尿病肾脏疾病病证结合诊疔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