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的调研报告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序言第11-12页
第1章 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执行的现状第12-16页
   ·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特点第12-13页
     ·判决赔偿数额较高第12页
     ·被执行人赔偿能力差第12-13页
   ·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执行难的表现第13-16页
     ·恶性案件多,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第13-14页
     ·执结率低第14-15页
     ·应承担责任主体前后不一带来赔偿责任难以认定第15-16页
第2章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难的成因第16-24页
   ·生效判决未考虑犯罪分子的实际执行能力第16-18页
     ·原告方赔偿请求与犯罪分子实际赔偿能力脱节第16页
     ·犯罪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犯罪分子的赔偿能力脱节第16-17页
     ·调查举证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难度极大第17页
     ·犯罪分子个人财产状况不足以履行赔偿义务第17-18页
   ·犯罪分子诚信理念严重缺失第18页
   ·现行法律、法规有的成为执行实施的障碍第18-20页
     ·对共有财产难执行第18-19页
     ·对被执行人的住房难执行第19页
     ·立法上的缺陷第19-20页
     ·民、刑法律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第20页
   ·执行主体不适格或不明确第20-21页
   ·没收财产和作案工具与案件执行存在矛盾第21页
   ·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主体不明确第21-22页
   ·诉讼保全措施的滞后性第22-23页
   ·国家赔偿制度之中不包括对被害人的补偿第23页
   ·公检法三家司法机关协调力度不够造成执行困难第23-24页
第3章 国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模式的分析第24-31页
   ·国外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相关法律模式考察第24-27页
     ·刑事部分执行与民事部分执行各自独立第24-25页
     ·刑事执行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自由选择第25-26页
     ·刑事执行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相互混合第26-27页
   ·国外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不同模式的评价第27-28页
   ·国外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不同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28-31页
     ·强调多种法律价值的平衡第28-29页
     ·显著突出了被害人的法律地位第29页
     ·恢复性司法理念在被害人合法权利救济中得以充分体现第29-31页
第4章 破解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难的途径第31-41页
   ·将被告人履行赔偿义务的表现和定罪量刑相结合第31页
   ·建立公共诚信信息系统第31-32页
   ·履行赔偿义务与减刑、假释挂钩第32-33页
   ·简化析产程序,将被执行人的财产共有人纳入协助义务人范畴第33页
   ·加强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之间的协调第33-34页
   ·对被执行人财产先予执行或进行诉前、诉讼保全第34-36页
     ·建立财产状况调查和随卷移送制度第34页
     ·完善相关财产保全制度第34-35页
     ·适用先予执行制度第35-36页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第36-37页
   ·有关部门加强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力度第37-38页
   ·完善现有执行工作方式第38-41页
     ·建立协助义务人制度第38-39页
     ·建立财产追踪制度第39页
     ·建立主动赔付惩处制度第39-40页
     ·执行方式多样化制度第40页
     ·设立刑事附带民事特别执行机构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