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主动配电系统协调运行与负荷终端管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主动配电系统概述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6-18页
第二章 主动配电系统构架与关键技术第18-28页
   ·引言第18页
   ·分布式发电电源特性分析与建模第18-21页
     ·风力发电第18-19页
     ·光伏发电第19-20页
     ·蓄电池充放电第20-21页
   ·负荷特性分析第21-22页
     ·商业负荷第21-22页
     ·居民生活用电负荷第22页
     ·电动汽车负荷第22页
   ·三联供系统特性分析第22-24页
   ·调控一体化关键技术第24-27页
     ·智能量测技术AMI第24-25页
     ·用户互动平台第25-26页
     ·能量管理系统第26页
     ·建筑自动化技术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主动配电系统多 Agent 协调运行研究第28-42页
   ·引言第28页
   ·智能小区ADS第28-31页
     ·基本概念第28-29页
     ·基本构架第29-31页
   ·ADS协调运行的多代理模型第31-34页
     ·目标函数第32-33页
     ·约束条件第33-34页
   ·算例及仿真第34-41页
     ·优化算法介绍第34-35页
     ·算法流程第35-36页
     ·算例分析第36-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主动配电系统负荷终端管理研究第42-54页
   ·主动配电系统的可中断负荷第42-44页
   ·主动配电系统负荷控制技术第44-48页
     ·负荷控制策略第44-45页
     ·可中断负荷控制目标函数第45-46页
     ·主动配电系统可中断负荷仿真第46-48页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技术第48-53页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算法第48-50页
     ·电能质量监测仿真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7页
 主要成果第54-55页
 主要特点与创新第55页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63-64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第64-65页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项目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变电站高精度时钟同步方法研究
下一篇:发电厂、变电站接地系统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