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模式及其债务管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选题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2-16页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2-14页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论第16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第17-19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7-18页
     ·论文不足之处第18-19页
2 地方政府发债模式概述第19-29页
   ·当前地方政府几种主要发债模式的基本内涵第19-24页
     ·城投债模式第19-22页
     ·中央代发模式第22-23页
     ·地方自行发债模式第23-24页
   ·当前地方政府三种发债模式的比较第24-29页
     ·发行主体及发行方式的比较第24-26页
     ·偿债资金来源的比较第26页
     ·募集资金用途的比较第26-27页
     ·信用基础和融资成本的比较第27-29页
3 当前地方政府发债模式的债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9-35页
   ·城投债发债模式的债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9-31页
     ·信用评级及增信担保问题第29-30页
     ·发行主体资质及内部控制问题第30页
     ·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问题第30-31页
   ·中央代理发行模式的债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第31-32页
     ·中央代理发行模式债务管理现状第31页
     ·中央代发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地方自行发债模式的债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第32-33页
     ·地方自行发债模式债务管理现状第32页
     ·地方自行发债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当前地方政府三种发债模式小结第33-35页
4 国外地方政府发债模式及债务管理经验借鉴第35-45页
   ·美国市政债券模式—市场约束型第35-38页
     ·美国市政债券概述第36-37页
     ·美国的市政债券债务管理制度概述第37-38页
   ·日本中央统管模式—行政控制型第38-40页
     ·日本地方债券模式概述第38-39页
     ·日本地方债券债务管理制度概述第39-40页
   ·国外发债模式及债务管理经验借鉴第40-45页
     ·国外发债模式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比较第40-41页
     ·国外地方债务管理经验借鉴第41-45页
5 构建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模式第45-51页
   ·建立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模式的必要性第45-46页
     ·有利于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主动权第45页
     ·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券市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第45-46页
     ·有利于发行主体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第46页
   ·建立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模式的可行性第46-48页
     ·财政联邦主义的必然要求第46-47页
     ·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现实需求第47页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理论基础第47-48页
   ·地方自主发债模式面临的挑战第48-51页
     ·体制和法律障碍第48-49页
     ·区域差异问题第49页
     ·偿债能力问题第49页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问题第49-51页
6 构建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债务管理机制第51-61页
   ·制度安排方面第51-56页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第51-52页
     ·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第52-54页
     ·组建市政公司第54-55页
     ·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第55-56页
   ·技术管理方面第56-61页
     ·建立信用评级体系第56-57页
     ·建立偿债机制和多层次风险预警机制第57-58页
     ·强化发债规模和募集资金投向管理第58页
     ·建立信息披露机制第58-61页
7 本文主要结论第61-65页
   ·构建地方自主发债模式的必要性第61页
   ·构建地方自主发债模式的可行性第61页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模式的制度安排第61-62页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模式的技术管理体制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后记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下一篇: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信用风险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