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学的逻辑起点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一)学术理论意义 | 第8-9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本文的基本观点与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1章 确立商法学逻辑起点的理论依据 | 第14-25页 |
·逻辑起点的基本问题 | 第14-17页 |
·逻辑起点的概念 | 第14-15页 |
·逻辑起点的特征 | 第15-16页 |
·法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探讨商法学逻辑起点的前提或目标:商法学的独立性 | 第17-19页 |
·独立的调整对象 | 第17-18页 |
·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 第18页 |
·独立理念的兴盛 | 第18-19页 |
·商法学本体的代表性学说 | 第19-24页 |
·亲德国商法:企业主体说 | 第19-20页 |
·亲美国商法:市场交易说 | 第20-22页 |
·亲日本商法:营业二元说 | 第22-24页 |
·理论依据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确立商法学逻辑起点的实践依据 | 第25-34页 |
·商事实践 | 第26-30页 |
·营利性 | 第27-28页 |
·技术性 | 第28-29页 |
·主体泛化 | 第29-30页 |
·商法实践 | 第30-32页 |
·由商会推动的软商法实践 | 第30-31页 |
·商法意识的深入人心 | 第31-32页 |
·商法研究实践 | 第32-33页 |
·实践依据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资本法益”作为商法学逻辑起点 | 第34-45页 |
·“资本法益”的含义 | 第35-37页 |
·还原“资本” | 第35-36页 |
·再析“法益” | 第36-37页 |
·“资本法益”的落脚点 | 第37页 |
·“资本法益”与逻辑起点的契合 | 第37-40页 |
·资本是商法学中最简单最直接的范畴 | 第37-38页 |
·资本是商法学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 | 第38-39页 |
·资本与商法学开端的历史相统一 | 第39-40页 |
·“资本法益”推动商法学实质性独立 | 第40-43页 |
·商法学体系完善 | 第40-41页 |
·与民法学明确界分 | 第41-42页 |
·对于《商事通则》制定的指导意义 | 第42-43页 |
·“资本法益”相关小结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