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的颁布 | 第11-12页 |
·国外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发展概况 | 第12页 |
·我国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构架及其特点 | 第14-22页 |
·常规变电站系统的特征及缺点 | 第14-16页 |
·常规变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 第16-22页 |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结构 | 第18-19页 |
·智能变电站的主要优势特征 | 第19-22页 |
第3章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及应用 | 第22-31页 |
·电子式互感器 | 第22-25页 |
·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 | 第22页 |
·电子式互感器与常规互感器的比较 | 第22-25页 |
·电子式互感器的分类和特点 | 第25页 |
·电子式互感器的配置 | 第25页 |
·一次主要设备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 | 第25-31页 |
·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的特点 | 第26页 |
·变压器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 | 第26-27页 |
·开关设备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 | 第27-28页 |
·避雷器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 | 第28页 |
·一次设备智能诊断技术及高级应用 | 第28-31页 |
第4章 智能二次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 第31-36页 |
·在线式五防技术 | 第31-33页 |
·在线式五防原理 | 第32页 |
·在线式五防的组成部分 | 第32-33页 |
·程序化操作 | 第33-36页 |
·传统操作模式 | 第33页 |
·程序化操作 | 第33-34页 |
·程序化操作的实现模式 | 第34页 |
·监控中心实现程序化操作的解决方案 | 第34-35页 |
·效益分析 | 第35-36页 |
第5章 铜陵滨江变实践研究 | 第36-48页 |
·工程概况 | 第36页 |
·一次设备智能化 | 第36-40页 |
·互感器及合并单元配置 | 第36-37页 |
·互感器安装方案 | 第37-38页 |
·其它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实现 | 第38页 |
·一次设备在线监测 | 第38-40页 |
·二次方案 | 第40-43页 |
·系统保护配置 | 第40-41页 |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 第41-42页 |
·时间同步系统 | 第42页 |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 | 第42-43页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第43-46页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 | 第43-44页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站控层设备配置 | 第44页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设备配置 | 第44-45页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过程层设备配置方案 | 第45-46页 |
·高级应用功能 | 第46-48页 |
·信息一体化平台 | 第46页 |
·智能告警与分析决策系统 | 第46页 |
·源端维护 | 第46页 |
·支撑经济运行与控制 | 第46-47页 |
·顺序控制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48页 |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