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压灸不同壮数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3页 |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12-17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12-13页 |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13-14页 |
三、疗效评价 | 第14-15页 |
四、治疗 | 第15-17页 |
五、小结 | 第17页 |
第二部分 中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17-23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17-18页 |
二、辨证分型 | 第18-19页 |
三、中医治疗 | 第19-20页 |
四、百会压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 第20-21页 |
五、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3-34页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 第23-25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23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三、纳入标准 | 第24页 |
四、排除标准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一、治疗方法 | 第25-26页 |
二、疗效评价 | 第26页 |
三、压灸施术时的注意事项及处理 | 第26页 |
四、统计学处理 | 第26-27页 |
五、技术路线 | 第27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7-31页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第27-28页 |
二、总体症状评分比较 | 第28-29页 |
三、分次症状评分比较 | 第29-31页 |
四、最大限度缓解症状所需治疗天数比较 | 第31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31-32页 |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西医理论探讨 | 第31页 |
二、百会压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理论探讨 | 第31-32页 |
三、灸量的探讨 | 第32页 |
第五部分 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第六部分 结论 | 第33页 |
第七部分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展望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 第38-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