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肽Y在颈性眩晕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22页 |
1. 材料 | 第14-16页 |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4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实验动物的分组 | 第15页 |
·手术操作技术 | 第15-1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6-20页 |
·兔神经肽Y(NPY)的测定(ELISA 法) | 第16-17页 |
·改良Rivlin 法试验(斜坡实验)检测 | 第17-18页 |
·颈椎影像学检测 | 第18页 |
·血流动力学检测 | 第18-19页 |
·病理形态学检测 | 第19-20页 |
3.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 第20-22页 |
结果 | 第22-32页 |
1. 颈性眩晕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2-28页 |
·大体观察 | 第22页 |
·改良Rivlin 法试验结果 | 第22-23页 |
·颈椎影像学检查 | 第23-24页 |
·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 | 第24-25页 |
·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25-28页 |
2. 神经肽Y 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3. 颈性眩晕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 第29-32页 |
讨论 | 第32-40页 |
1. 现代医学对神经肽Y 的认识 | 第32-34页 |
·神经肽Y 的概述 | 第32页 |
·神经肽Y 的分布 | 第32-33页 |
·神经肽Y 的作用机制 | 第33-34页 |
·神经肽Y 与血管舒缩功能的关系 | 第34页 |
2.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4-37页 |
·颈椎不稳与NPY 的释放 | 第34页 |
·神经肽Y 与颈性眩晕 | 第34-35页 |
·颈性眩晕与改良Rivlin 法试验 | 第35-36页 |
·颈椎不稳与颈性眩晕 | 第36-37页 |
·神经肽Y 与椎动脉供血不足 | 第37页 |
3. 小结与展望 | 第37-38页 |
4.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文献综述 | 第44-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