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12-1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2-14页 |
·地理位置 | 第12页 |
·气候状况 | 第12页 |
·地质地貌 | 第12-13页 |
·土壤状况 | 第13页 |
·主要植被与林型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碳储量估算方法 | 第14-15页 |
·碳汇经济价值估算方法 | 第15-16页 |
·外业调查 | 第16-17页 |
·内业计算 | 第17-19页 |
3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下木层、枯落物层平均生物量及其碳储量 | 第19-24页 |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下木层、枯落物层平均生物量 | 第19-22页 |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下木层、枯落物层平均碳储量 | 第22-24页 |
·林下植物固碳量及其林地固碳量 | 第24页 |
4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清查乔木层碳储量和碳密度及其动态变化 | 第24-39页 |
·不同时期乔木层碳储量 | 第24页 |
·不同时期不同树种生物量、碳储量及其碳密度 | 第24-28页 |
·不同时期不同树种乔木层碳储量 | 第26-27页 |
·不同时期不同树种碳密度 | 第27-28页 |
·不同时期乔木层不同龄级碳储量及其碳密度 | 第28-31页 |
·不同时期乔木层不同龄级碳储量 | 第29-30页 |
·不同时期乔木层不同龄级碳密度 | 第30-31页 |
·不同时期不同树种、不同龄级碳储量及其碳密度 | 第31-37页 |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碳汇在内蒙古森林碳汇中的地位 | 第37-38页 |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碳汇功能及其经济价值 | 第38-39页 |
5. 结论和讨论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