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时效制度初探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论 | 第9-10页 |
一、取得时效内涵界定 | 第10-15页 |
(一) 各国法上的取得时效的规定 | 第10-14页 |
(二) 取得时效制度的意义、存在基础与法的性质 | 第14-15页 |
二、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 | 第15-18页 |
(一) 占有人须占有标的物 | 第15-16页 |
(二) 占有的标的物须为他人之物 | 第16页 |
(三) 占有须经法定期间 | 第16-18页 |
三、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 | 第18-25页 |
(一) 所有权与取得时效 | 第18-21页 |
(二) 他物权与取得时效 | 第21-23页 |
(三) 其他财产权与取得时效 | 第23-25页 |
四、取得时效的法律效果及取得时效的中断 | 第25-29页 |
(一) 自然中断 | 第26-27页 |
(二) 法定中断 | 第27-29页 |
五、时效取得与即时取得的联系与区别 | 第29-34页 |
(一) 两者的基本概念 | 第29页 |
(二) 两者的区别 | 第29-34页 |
六、我国民法应建立取得时效制度 | 第34-38页 |
(一) 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意义 | 第34-36页 |
(二) 我国民法取得时效制度的构建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书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