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1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概述 | 第15-19页 |
·主要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21-53页 |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原理 | 第21-24页 |
·野外数据采集及数据质量评价 | 第24-29页 |
·大地电磁测深点位置 | 第24-25页 |
·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测站布设与观测 | 第26-28页 |
·数据质量评价 | 第28-29页 |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 | 第29-37页 |
·傅里叶变换 | 第29-30页 |
·阻抗张量元素估计 | 第30-31页 |
·视电阻率与阻抗相位计算 | 第31页 |
·压制电磁干扰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36页 |
·宽频带与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拼接 | 第36-37页 |
·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处理结果 | 第37-46页 |
·海岸效应对近海地区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影响 | 第46-53页 |
第3章 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的分析和反演 | 第53-75页 |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分析 | 第53-57页 |
·阻抗张量分解 | 第53-55页 |
·相位张量分析 | 第55-56页 |
·磁场感应矢量分析 | 第56-57页 |
·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的分析结果 | 第57-68页 |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 | 第68-69页 |
·大井-泉州超长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的反演结果 | 第69-75页 |
第4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区域地质背景及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 第75-95页 |
·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 第75-78页 |
·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 第78-95页 |
·大井-泉州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北段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 第80-82页 |
·大井-泉州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南段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 第82-86页 |
·主要断裂带电性结构特征 | 第86-92页 |
·主要构造单元电性结构特征 | 第92-95页 |
第5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涵义 | 第95-113页 |
·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壳幔电性结构差异 | 第95-97页 |
·青藏高原东部壳内高导层的分布特征和成因分析 | 第97-100页 |
·壳内高导层的分布特征 | 第98-99页 |
·壳内高导层的成因分析 | 第99-100页 |
·华夏地块花岗岩分布及电性结构的构造涵义 | 第100-107页 |
·花岗岩概述 | 第100-101页 |
·华夏地块花岗岩分布特征 | 第101-103页 |
·华夏地块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涵义 | 第103-107页 |
·龙门山断裂带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涵义 | 第107-113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3-118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3-114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4-11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6-117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工作建议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5页 |
附录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