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离子交换剂论文

QDPEEK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改性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4页
   ·燃料电池第11-15页
     ·燃料电池概述第11页
     ·燃料电池分类第11-12页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第12-14页
     ·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4-15页
   ·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第15-18页
     ·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概述第15页
     ·常用阴离子交换膜制备路线第15-16页
     ·氯甲基化反应第16-17页
     ·季铵化试剂的选择第17-18页
   ·提高离子交换膜电导率的方法第18-22页
     ·影响膜电导率的因素第18-20页
     ·增加离子传导基团数量第20-21页
     ·提高离子传导通道的连通性第21-22页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2 QDPEEKOH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24-37页
   ·实验部分第24-27页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24-25页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25-26页
     ·QDPEEKCl的合成第26页
     ·QDPEEKOH膜的制备第26-27页
   ·季铵化反应条件的确定第27-29页
     ·核磁测试与季铵化程度第27-28页
     ·反应溶剂的确定第28-29页
     ·溶液浓度的确定第29页
     ·反应温度与时间的确定第29页
   ·膜性能测试第29-31页
     ·QDPEEKOH膜的吸水率和溶胀度第29-30页
     ·QDPEEKOH膜的离子传导率第30页
     ·QDPEEKOH膜的IEC第30-31页
     ·QDPEEKOH膜的热重测试第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5页
     ·QDPEEKOH膜的溶胀度和吸水率第31-32页
     ·QDPEEKOH膜的离子传导率第32-33页
     ·QDPEEKOH膜的IEC第33-34页
     ·QDPEEKOH膜的热稳定性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 CL-QDPEEKOH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7-47页
   ·实验部分第37-38页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37页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37页
     ·CL-QDPEEKOH的合成第37-38页
     ·CL-QDPEEKOH膜的制备第38页
   ·膜性能测试第38-39页
     ·CL-QDPEEKOH膜的离子传导率第38页
     ·CL-QDPEEKOH膜的吸水率和溶胀度第38-39页
     ·CL-QDPEEKOH膜的IEC和[OH~-]第39页
     ·CL-QDPEEKOH膜热重测试第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DC=90%膜的DCL_t与膜各项性能关系第39-41页
     ·CL-QDPEEKOH最优性能膜的选择第41-42页
     ·CL-QDPEEKOH膜的[OH~-]第42页
     ·CL-QDPEEKOH膜的吸水率和溶胀度第42-43页
     ·CL-QDPEEKOH膜的电导率第43-44页
     ·CL-QDPEEKOH膜的热稳定性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4 CH_3I-QDPEEKOH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47-60页
   ·实验部分第47-49页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47页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47页
     ·CH_3I-QDPEEKCl的合成第47-48页
     ·CH_3I-QDPEEKOH膜的制备第48-49页
   ·双季铵化反应条件的确定第49-51页
     ·CH_3I-QDPEEKOH核磁测试第49-50页
     ·CH_3I-QDPEEKOH制备方式的选择第50-51页
     ·反应物间比例、浓度的选择第51页
   ·膜性能测试第51-52页
     ·CH_3I-QDPEEKOH膜的离子传导率第51页
     ·CH_3I-QDPEEKOH膜的吸水率和溶胀度第51页
     ·CH_3I-QDPEEKOH膜的IEC和[OH~-]第51页
     ·CH_3I-QDPEEKOH膜热重测试第51-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8页
     ·CH_3I-QDPEEKOH膜的吸水率和溶胀度第52-54页
     ·CH_3I-QDPEEKOH膜的离子传导率第54-55页
     ·CH_3I-QDPEEKOH膜的IEC和[OH~-]第55-57页
     ·CH_3I-QDPEEKOH膜的热稳定性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论文创新点及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附录A 表1 .1化合物简写全程对照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DSCs的海藻酸钙/骨粉微胶珠在转瓶中的骨向分化
下一篇:苯并咪唑酮基活性染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