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第10-11页 |
·比较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系统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2 商业养老保险对社会养老保险补充作用的基础理论 | 第14-20页 |
·老年人需求层次理论 | 第14页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第14-18页 |
·公平与效率理论 | 第18-20页 |
3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 第20-28页 |
·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与运行状况 | 第20-23页 |
·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20页 |
·新农保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新农保制度的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8页 |
·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商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4 影响商业保险对农村养老保险补充作用的因素分析 | 第28-37页 |
·新农保推进方式不利于新农保和商业养老保险的互动发展 | 第28-29页 |
·新农保中政府的角色不清晰,不利于新农保与商业养老保险的互动发展 | 第29页 |
·缺乏政策支持,新农保和商业养老保险互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 第29-30页 |
·不对等的财权和事权分配不利于新农保和商业养老保险的互动发展 | 第30-31页 |
·新农保的“捆绑销售”方式不符合市场规律 | 第31-32页 |
·经营效率不对等,不利于二者的互动发展 | 第32页 |
·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不利于二者的互动发展 | 第32-34页 |
·商业保险公司的机构布局不利于新农保与商业养老保险的良性互动 | 第34页 |
·农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 第34-35页 |
·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及定价限制其与新农保的互动发展 | 第35-36页 |
·农村保险市场中的监管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商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的互动发展 | 第36-37页 |
5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结合的经验借鉴 | 第37-43页 |
·美国模式 | 第37-39页 |
·支持发展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 第37-38页 |
·开展第二支柱的雇主养老金计划 | 第38页 |
·构建社会保障信托基金 | 第38页 |
·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构 | 第38-39页 |
·智利模式 | 第39-40页 |
·强制性的个人储蓄制养老保险法规定 | 第39页 |
·私营公司管理运作养老保险基金 | 第39-40页 |
·由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管理监督职责 | 第40页 |
·英国模式 | 第40-42页 |
·变革职业养老金规划,导入私人养老金规划 | 第40-41页 |
·构建国家第二养老金 | 第41页 |
·引入低管理成本的“存托养老金规划” | 第41页 |
·增加对个人养老金安全管理的规范及监督 | 第41-42页 |
·德国模式 | 第42-43页 |
6 发挥农村商业养老保险补充作用的政策建议 | 第43-49页 |
·现有政策改进 | 第43-45页 |
·汲取现有商业保险公司成功操作经验 | 第45-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