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低碳城市基础研究 | 第13-21页 |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第14-15页 |
·低碳经济及低碳城市研究概述 | 第15-20页 |
·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内涵 | 第16页 |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 第21-31页 |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21-24页 |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及内容 | 第21-22页 |
·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类型 | 第22-24页 |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指标选取 | 第24-26页 |
·构建的原则 | 第24-26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26页 |
·低碳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30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28页 |
·指标体系解释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基于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的评价方法 | 第31-40页 |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31-36页 |
·三角模糊数理论 | 第31-32页 |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32-35页 |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35-36页 |
·协调度模型概述 | 第36-37页 |
·功效函数 | 第36-37页 |
·协调度函数 | 第37页 |
·基于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协调度模型 | 第37-39页 |
·评价结构层次确定 | 第38页 |
·指标数据处理和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页 |
·协调度计算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 | 第40-51页 |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现状 | 第40-42页 |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评价 | 第42-47页 |
·评价指标数据搜集 | 第42-43页 |
·确定权重 | 第43-45页 |
·协调度模型分析 | 第45-47页 |
·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47-49页 |
·低碳城市发展的建议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