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1 绪论 | 第14-27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同杆并架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6-24页 |
·同杆并架线路故障测距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24-2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5-27页 |
2 同杆并架线路参数计算方法与对称性研究 | 第27-54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输电线路参数计算基本原理 | 第28-33页 |
·同杆并架线路的参数计算 | 第33-43页 |
·算法验证 | 第43-46页 |
·同杆并架线路参数对称性分析 | 第46-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3 同杆并架线路数字仿真系统与物理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 第54-77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同杆并架线路数字仿真平台构建方法 | 第55-58页 |
·同杆并架线路物理模型构建方法 | 第58-67页 |
·物理模型的研制与验证 | 第67-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4 同杆并架线路新型电流差动保护方案的研究 | 第77-96页 |
·引言 | 第77页 |
·同杆并架双回线运行方式对分布电容参数影响分析 | 第77-81页 |
·基于实时计算正、负序电容参数的新型差动保护方案 | 第81-86页 |
·数字仿真分析 | 第86-92页 |
·动模试验分析 | 第92-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5 同杆并架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 | 第96-117页 |
·引言 | 第96-97页 |
·不带并联电抗器的同杆并架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案 | 第97-105页 |
·带并联电抗器的同杆并架自适应重合闸方案 | 第105-109页 |
·数字仿真与动模试验分析 | 第109-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6 同杆并架线路故障测距方案研究 | 第117-129页 |
·引言 | 第117-118页 |
·非全程同杆并架线路原型与建模 | 第118-119页 |
·现有测距方案应用于非全程同杆并架线路的误差分析 | 第119-122页 |
·非全程同杆并架线路故障测距方案 | 第122-126页 |
·数字仿真分析 | 第126-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7 全文总结 | 第129-132页 |
·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9-131页 |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7页 |
附录 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7-148页 |
附录 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工作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