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刑法修正案(八)及其对监狱执行工作的影响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刑法修正案(八)的立法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11-15页 |
一、刑法修订案(八)的出台背景和立法取向 | 第11-12页 |
二、刑法修正案(八)的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第二节 刑法修正案(八)和监狱执行工作 | 第15-21页 |
一、刑法修正案(八)中涉及监狱执行工作的规范 | 第15-17页 |
二、所涉规范体现的立法价值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刑法修正案(八)和监狱执行工作中的减刑制度 | 第21-32页 |
第一节 刑法修正案(八)对减刑制度的修改 | 第21-23页 |
一、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实际服刑时间延长 | 第21-22页 |
二、对重罪犯的限制减刑 | 第22页 |
三、延长减刑以后实际服刑期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修改后减刑制度中仍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一、减刑权的归属缺乏合理性 | 第23-24页 |
二、对减刑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 第24-25页 |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减刑监督机制 | 第25-26页 |
四、罪犯权利保障机制缺位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监狱执行工作中减刑的应对措施 | 第27-32页 |
一、减刑权划归行刑机关 | 第27-28页 |
二、实行统一的减刑标准 | 第28-29页 |
三、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 第29-30页 |
四、加大对减刑过程中罪犯权利的保障 | 第30-31页 |
五、进一步加强对罪犯的文化教育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刑法修正案(八)和监狱执行工作中的假释制度 | 第32-42页 |
第一节 刑法修正案(八)对假释制度的修改 | 第32-34页 |
一、关于被判无期徒刑罪犯的假释 | 第32-33页 |
二、扩大了“不得假释”的范围 | 第33页 |
三、将假释条件中“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改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 | 第33-34页 |
四、将“对居住社区影响”列为假释的参考条件 | 第34页 |
第二节 修改后假释制度中仍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一、假释的实质性条件规定难以界定 | 第34-35页 |
二、假释的限制性条件过于苛刻,假释率远远低于世界水平 | 第35-36页 |
三、欠缺权威、系统的审理机制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监狱执行工作中假释的应对措施 | 第37-42页 |
一、增设假释再犯预测机制,明确假释的实质性条件 | 第37-38页 |
二、适当放宽假释的限制性条件,提高假释的适用率 | 第38-39页 |
三、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完善对假释的监督 | 第39-40页 |
四、充分保障罪犯的权利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