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选题的社会背景 | 第8-9页 |
·课题来源 | 第9-11页 |
·临终关怀 | 第9-10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理念的由来 | 第10-11页 |
·研究价值 | 第11-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论点 | 第14-19页 |
·临终关怀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服务设计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概述 | 第21-33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 | 第21-25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概要 | 第21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步骤 | 第21-22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方案 | 第22-24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目标 | 第24-25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的对象及其特殊性 | 第25-31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的服务对象 | 第25页 |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 第25-31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要素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临终关怀服务有形要素设计 | 第33-43页 |
·临终关怀环境与设施设计 | 第33-36页 |
·临终关怀环境与设施的概念及作用 | 第33页 |
·临终关怀环境与设施设计的内容 | 第33-35页 |
·应考虑的设计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临终关怀辅助性产品设计 | 第36-38页 |
·临终关怀服务有形要素设计的一般流程 | 第38-43页 |
·流程概要 | 第38页 |
·前期准备 | 第38-41页 |
·工作程序与各阶段内容 | 第41-43页 |
第四章 临终关怀服务无形要素设计 | 第43-55页 |
·临终关怀服务行为设计 | 第43-45页 |
·临终关怀服务行为设计的内容 | 第43-44页 |
·临终关怀服务行为的“服务性”设计 | 第44-45页 |
·临终关怀服务行为的“工作性”设计 | 第45页 |
·临终关怀服务容量规划 | 第45-48页 |
·临终关怀服务容量规划的实质 | 第45-46页 |
·排队理论与服务过程描述 | 第46-48页 |
·临终关怀服务容量规划的战略意义 | 第48页 |
·临终关怀服务地点选择 | 第48-50页 |
·临终关怀服务地点选择的含义 | 第48页 |
·临终关怀服务地点选择的差异 | 第48-50页 |
·临终关怀服务地点选择的影响 | 第50页 |
·临终关怀个性化服务设计 | 第50-55页 |
·个性化服务的含义 | 第50-53页 |
·临终关怀个性化服务设计 | 第53-54页 |
·临终关怀个性化服务的优势与弱点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质量评估 | 第55-61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质量评估 | 第55-56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质量评估内涵 | 第55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质量评定人 | 第55页 |
·临终关怀服务质量评估方法 | 第55-56页 |
·临终关怀服务质量SERVQUAL评估法 | 第56-58页 |
·服务质量差距理论 | 第56页 |
·SERVQUAL评估法 | 第56-58页 |
·临终关怀服务生存质量评估法 | 第58-61页 |
·生存质量概述 | 第58页 |
·生存质量评估方法 | 第58-59页 |
·临终者生存质量研究 | 第59-60页 |
·以生存质量把关临终关怀服务设计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1-66页 |
·临终关怀服务设计前景展望 | 第61-64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善方法 | 第61-63页 |
·未来发展趋势 | 第63-64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64-65页 |
·后续研究建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一 论文中的图片来源索引 | 第70-71页 |
附录二 论文中的表格来源索引 | 第71-72页 |
附录三 关于实施临终关怀的标准 | 第72-73页 |
附录四 用户信息评估表模板 | 第73-75页 |
附录五 上海市闸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医院安宁护理死亡准备备忘录 | 第75-76页 |
附录六 上海市闸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医院安宁护理哀伤辅导追踪记录 | 第76-77页 |
附录七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