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P框架的中国信托市场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有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SCP分析在国内外金融领域的应用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文章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产业组织学理论概述及信托业发展历程 | 第17-26页 |
·产业组织的概念 | 第17-18页 |
·结构-行为-绩效的理论框架 | 第18-23页 |
·哈佛学派SCP分析框架 | 第18-19页 |
·芝加哥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 第19-20页 |
·新奥地利学派 | 第20-21页 |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第21-23页 |
·我国现代信托业的发展历程 | 第23-26页 |
3 我国信托业市场结构分析 | 第26-34页 |
·我国信托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第26-31页 |
·行业集中率 | 第26-29页 |
·赫芬达尔指数 | 第29-31页 |
·壁垒高低分析 | 第31-34页 |
·进入壁垒 | 第31-32页 |
·退出壁垒 | 第32-34页 |
4 我国信托业市场行为分析 | 第34-43页 |
·我国信托公司产品设计 | 第34-38页 |
·银信合作产品 | 第34-35页 |
·房地产信托 | 第35页 |
·基础设施类信托 | 第35-36页 |
·证券投资信托 | 第36页 |
·私募股权投资信托及中小企业融资 | 第36-37页 |
·QDⅡ投资信托 | 第37-38页 |
·信托公司创新行为 | 第38页 |
·信托市场差别化分析 | 第38-41页 |
·国外信托业务差别化的特点 | 第38-40页 |
·我国信托业务差别化的特点以及成因 | 第40-41页 |
·信托的营销和服务 | 第41-43页 |
5 我国信托业市场绩效分析 | 第43-50页 |
·我国信托市场的利润率 | 第43-45页 |
·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人均净利润 | 第45-47页 |
·市场份额 | 第47-48页 |
·信托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分析 | 第48-50页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0-56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政策与建议 | 第52-56页 |
·进一步完善信托业法律体系 | 第52-53页 |
·加强信托公司自主能力建设 | 第53页 |
·推进信托公司股权多元化 | 第53-54页 |
·放松对信托业的管制 | 第54-55页 |
·培育专业信托人才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