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要求 | 第9页 |
·农村地区建设管理有待加强 | 第9-10页 |
·我国现阶段农村住区规划研究成果的缺乏 | 第10-11页 |
·研究界定 | 第11-1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1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7-19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理论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湖州市南浔区南郊农村地区居住现状及建设集中住区的动力机制 | 第21-36页 |
·研究范围概况 | 第21-25页 |
·区位分析 | 第21-22页 |
·现状用地状况 | 第22-23页 |
·现状产业状况 | 第23页 |
·现状文化状况 | 第23-25页 |
·居住现状 | 第25-31页 |
·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29-31页 |
·动力机制 | 第31-35页 |
·动因 | 第31-34页 |
·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湖州市南浔区南郊农村集中住区的职能与规划原则 | 第36-38页 |
·职能 | 第36页 |
·规划原则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湖州市南浔区南郊农村集中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 第38-69页 |
·住区规模与空间布局 | 第38-43页 |
·住区的规模 | 第38-39页 |
·空间布局规划 | 第39-43页 |
·外部空间环境规划研究 | 第43-51页 |
·村民交往活动特征 | 第43-44页 |
·入口空间规划 | 第44-46页 |
·院落空间规划 | 第46-47页 |
·街道空间规划 | 第47-50页 |
·架空底层空间规划 | 第50-51页 |
·道路交通组织 | 第51-57页 |
·农村地区交通的特征 | 第51-53页 |
·道路基本要求 | 第53页 |
·道路的分级及横断面形式 | 第53-55页 |
·停车设施规划 | 第55-57页 |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第57-61页 |
·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特征 | 第57-58页 |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 第58-61页 |
·住区绿化设计 | 第61-65页 |
·农村绿化的基本功能 | 第61-62页 |
·绿化系统的构成 | 第62-63页 |
·绿化设计要点 | 第63-65页 |
·住宅布局设计 | 第65-69页 |
·农村住宅的建筑类型与布局方式 | 第65-67页 |
·生态建筑设计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湖州市南浔区南郊农村集中住区建设中的改进意见 | 第69-74页 |
·尊重自然,倡导生态设计 | 第69-70页 |
·保护利用现状场地 | 第69-70页 |
·现状水系的运用和雨水的收集 | 第70页 |
·保持生物多样性 | 第70页 |
·倡导低碳出行方式 | 第70-72页 |
·减少交通出行量 | 第70-71页 |
·建立慢行系统 | 第71页 |
·建设方便的公共交通体系 | 第71-72页 |
·城市设计方法的引入 | 第72-74页 |
·空间布局策略 | 第72页 |
·道路交通组织策略 | 第72页 |
·开放空间策略 | 第72-74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