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9页 |
1 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的定义 | 第6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 第7-9页 |
第一章 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的基本理论评述 | 第9-15页 |
·资本输出动因评述 | 第9-10页 |
·资本输出必要性文献评述 | 第10-11页 |
·资本输出收益与成本视角评述 | 第11-12页 |
·资本输出形式的文献评述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我国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的意义 | 第15-21页 |
·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是我国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的需要 | 第15-16页 |
·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 第16-18页 |
·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是我国调节并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 | 第18-19页 |
·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是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分析 | 第21-33页 |
·我国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现状 | 第21-30页 |
·证券投资方面 | 第21-25页 |
·对外直接投资方面 | 第25-30页 |
·我国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优劣势分析 | 第30-33页 |
·我国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的优势 | 第30-32页 |
·我国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的劣势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的国际经验 | 第33-41页 |
·境外QDⅡ制度借鉴 | 第33-35页 |
·台湾QDⅡ制度的实践 | 第33-34页 |
·韩国QDⅡ制度的实践 | 第34页 |
·智利QDⅡ制度的实践 | 第34-35页 |
·境外主权财富基金实践 | 第35-37页 |
·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实践 | 第35-36页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实践 | 第36页 |
·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实践 | 第36-37页 |
·境外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第37-41页 |
·德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第38-39页 |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我国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的政策建议 | 第41-47页 |
·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推动多种形式的资本输出 | 第41-44页 |
·国家鼓励QDⅡ形式的资本输出,实现藏富于民 | 第41-42页 |
·坚持主权财富基金善意投资,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 第42-43页 |
·制度体系上保障,逐步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 第43-44页 |
·未雨绸缪,防范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风险 | 第44-47页 |
·建立必要的风险控制体系,降低系统和非系统风险 | 第44-45页 |
·逐步放开资本输出子项目管制,预防资本集中外逃风险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