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理论论文

苗族建筑符号的审美价值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索引第10-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课题背景第13页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13-16页
     ·研究意义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相关领域的既有研究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及苗族建筑第19-31页
   ·苗族传统文化概述第19-23页
     ·传统文化概述第19页
     ·苗族传统文化的特色第19-23页
   ·苗族建筑符号第23-30页
     ·建筑符号学的基础理论第23-26页
     ·苗族建筑的渊源第26-27页
     ·苗族建筑的特征第27-29页
     ·苗族建筑符号的实例分析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苗族建筑符号的美学分析第31-52页
   ·建筑美学的理论基础第31-33页
     ·建筑美的艺术品质第31页
     ·有关建筑美的诠释第31-32页
     ·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第32页
     ·苗族居民的审美心理第32-33页
   ·苗族建筑符号的外在形式美第33-49页
     ·苗族建筑的空间符号第33-35页
     ·苗族建筑的结构符号第35-38页
     ·苗族建筑的构件符号第38-42页
     ·苗族建筑的装饰符号第42-46页
     ·苗族建筑的图腾符号第46-49页
   ·苗族建筑符号的内在意蕴美第49-51页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第49-50页
     ·“因地制宜”的生态原则第50页
     ·“趋吉辟邪”的宗教哲学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由苗族建筑符号引发的设计新思路第52-58页
   ·建筑符号在设计中的运用第52-53页
     ·建筑符号的性质及意义第52页
     ·建筑符号的设计原则第52-53页
     ·建筑符号的创作手法第53页
   ·苗族建筑符号给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第53-55页
     ·传统风水理论的应用第53-54页
     ·精湛的装饰技艺第54-55页
     ·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第55页
   ·苗族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实例分析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苗族建筑符号的再生性探讨第58-63页
   ·再生的定义第58页
   ·苗族建筑符号再生性探讨的意义第58-59页
     ·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第58页
     ·历史文化传承的需求第58-59页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59页
     ·人们精神追求的需要第59页
   ·苗族建筑符号的再生方式构想第59-62页
     ·以新农村民宅建设的方式再生第59-61页
     ·以旅游古镇建设的方式再生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68页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街区商业街空间更新与设计
下一篇:湖南地区住宅遮阳构造参数设定合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