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河南省大豆疫霉的分离及鉴定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文献综述第11-20页
 1 大豆疫霉菌的分类和形态特征第11-12页
   ·分类第11页
   ·形态特征第11-12页
     ·营养器官特征第11页
     ·无性繁殖器官特征第11-12页
     ·有性生殖器官特征第12页
   ·寄主范围第12页
 2 大豆疫病的发生和防止第12-15页
   ·分布和危害第12-13页
   ·生态特征和侵染循环第13-14页
   ·防治第14-15页
     ·应用抗病和耐病品种第14页
     ·化学防治第14页
     ·栽培措施第14页
     ·综合防治第14-15页
 3 大豆疫霉菌的分离及鉴定第15-17页
   ·大豆疫霉的分离第15页
   ·大豆疫霉菌的鉴定第15-16页
   ·生理小种的鉴定第16-17页
 4 大豆疫霉的 ITS 鉴定第17-18页
 5 大豆疫霉的酯酶同工酶分析第18-20页
引言第20-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2-31页
 1 实验材料第22-24页
   ·土样采集第22页
   ·供试培养基第22-23页
   ·供试试剂第23-24页
   ·供试仪器第24页
 2 实验方法第24-31页
   ·土样分离第24-25页
   ·大豆疫霉菌的形态学鉴定第25页
   ·大豆疫霉菌的致病性鉴定第25-26页
   ·大豆疫霉菌的致病型测定第26页
   ·大豆疫霉菌的 ITS 鉴定第26-28页
   ·酯酶同工酶分析第28-29页
   ·大豆疫霉菌对孔雀绿的敏感性第29页
   ·不同培养基对大豆疫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 pH 值对大豆疫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第30-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42页
 1 土样分离情况第31页
 2 大豆疫霉菌形态学特征观察与测量第31页
 3 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第31-32页
 4 大豆疫霉菌致病型测定第32页
 5 大豆疫霉菌的 ITS 鉴定第32-35页
 6 大豆疫霉菌的酯酶同工酶分析第35-37页
 7 大豆疫霉菌对孔雀绿的敏感性第37-38页
 8 不同培养基对大豆疫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第38页
 9 不同 pH 对大豆疫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第38-42页
讨论第42-45页
 1 土样的分离第42页
 2 大豆疫霉菌形态学和致病型鉴定第42-43页
 3 大豆疫霉菌的 ITS 鉴定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第43-44页
 4 大豆疫霉菌的生物学特性第44-45页
结论第45-47页
 1 河南省大豆疫霉菌的土样分离第45页
 2 大豆疫霉菌形态学和致病性鉴定第45页
 3 大豆疫霉菌致病型鉴定第45页
 4 大豆疫霉菌的分子鉴定第45-46页
 5 大豆疫霉菌酯酶同工酶分析第46页
 6 大豆疫霉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和土壤呼吸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下一篇:八氯二丙醚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及其在土壤—茶树系统中迁移积累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