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后工业时代来临,工业遗产闲置 | 第10页 |
·创意产业兴起,与工业遗产改造相结合 | 第10页 |
·释题 | 第10-12页 |
·创意产业园 | 第10-11页 |
·工业遗产改造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式 | 第14页 |
·特色和创新 | 第14-15页 |
2 国内外相关实践与研究 | 第15-28页 |
·面向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改造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 第15-19页 |
·国外的发展历程 | 第15-18页 |
·国内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工业遗产成为创意产业园物质载体的原因 | 第19-24页 |
·经济因素 | 第19-20页 |
·美学因素 | 第20-22页 |
·情感因素 | 第22-24页 |
·面向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改造的国外优秀案例 | 第24-28页 |
·德国鲁尔(Ruhr Gebiet)重工业区规划改造 | 第24-26页 |
·美国纽约苏荷区 | 第26-28页 |
3 面向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调研 | 第28-63页 |
·案例选取原则 | 第28-29页 |
·案例背景阐述 | 第29-32页 |
·北京798艺术区 | 第29-30页 |
·上海8号桥创意园 | 第30-31页 |
·上海同乐坊 | 第31-32页 |
·案例改造手法总结 | 第32-63页 |
·功能置换 | 第32-40页 |
·设计风格 | 第40-42页 |
·空间改造 | 第42-47页 |
·结构改造 | 第47-48页 |
·构造改造 | 第48-58页 |
·设施改造 | 第58-63页 |
4 面向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对比 | 第63-80页 |
·功能置换对比 | 第63-65页 |
·园区人群构成 | 第63-64页 |
·园区功能业态 | 第64-65页 |
·设计风格对比 | 第65-68页 |
·空间改造对比 | 第68-71页 |
·空间改造程度对比 | 第68-70页 |
·空间改造使用率对比 | 第70-71页 |
·外墙改造对比 | 第71-74页 |
·屋顶改造对比 | 第74-76页 |
·设备改造对比 | 第76页 |
·设施改造对比 | 第76-80页 |
·园区标识 | 第76-78页 |
·功能类设施 | 第78-79页 |
·景观类设施 | 第79-80页 |
5 案例研究对我国面向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改造启示 | 第80-88页 |
·功能置换 | 第80-82页 |
·空间改造 | 第82-83页 |
·外墙改造 | 第83页 |
·设备改造 | 第83-84页 |
·设施改造 | 第84-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