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选取课题的意义 | 第10页 |
|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方法简介 | 第10-13页 |
| ·基于稳态信号的故障选线技术 | 第10-12页 |
| ·基于暂态信号的故障选线技术 | 第12-13页 |
| ·其他选线方法 | 第13页 |
| ·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方法简介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第2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第16-27页 |
|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方式的划分 | 第16-17页 |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第16页 |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谐振接地) | 第16-17页 |
| ·中性点经高阻方式接地 | 第17页 |
|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稳态特征 | 第17-23页 |
|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 | 第17-21页 |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 | 第21-23页 |
|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特征 | 第23-26页 |
| ·暂态过程等值回路 | 第23页 |
| ·暂态电容电流 | 第23-25页 |
| ·暂态电感电流 | 第25页 |
| ·暂态接地电流 | 第25-26页 |
| ·本章总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小波分析概述及小波理论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 第27-37页 |
| ·傅里叶变换 | 第27-28页 |
| ·传统傅里叶变换 | 第27页 |
| ·窗口傅里叶变换 | 第27-28页 |
| ·小波变换基础 | 第28-30页 |
| ·连续小波变化 | 第29-30页 |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0页 |
| ·二进小波 | 第30页 |
| ·信号的多分辨率分析 | 第30-33页 |
| ·用滤波器组来看多分辨率分析 | 第31页 |
| ·多分辨分析的严格数学定义 | 第31-32页 |
| ·小波空间 | 第32页 |
| ·尺度因子和分辨率的对应 | 第32-33页 |
| ·Mallat算法 | 第33-35页 |
| ·双尺度方程 | 第33页 |
| ·分解算法 | 第33-34页 |
| ·重构算法 | 第34-35页 |
| ·小波理论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 ·本章总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MATLAB模型建立和小波变换奇异性检测原理 | 第37-46页 |
| ·MATLAB软件简介 | 第37-38页 |
| ·小电流接地系统MATLAB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44页 |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故障仿真 | 第39-43页 |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故障仿真 | 第43-44页 |
| ·小波变换奇异性检测原理 | 第44-45页 |
| ·本章总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小波分析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仿真研究 | 第46-63页 |
| ·基于小波分析的故障选线原理 | 第46-49页 |
| ·小波分析故障选线判据 | 第46-47页 |
| ·小波母函数的选取原则 | 第47-48页 |
| ·高频细节部分的重构 | 第48页 |
| ·分解尺度的选取 | 第48页 |
| ·基于模极大值的小波故障选线流程 | 第48-49页 |
| ·故障选线仿真实验 | 第49-58页 |
| ·用母线零序电压确定故障时刻仿真 | 第49-51页 |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仿真 | 第51-55页 |
| ·母线发生故障选线仿真 | 第55-58页 |
| ·电弧性故障仿真 | 第58-62页 |
| ·低阻电弧接地故障仿真 | 第58-60页 |
| ·中阻电弧接地故障仿真 | 第60-61页 |
| ·高阻电弧接地故障仿真 | 第61-62页 |
| ·本章总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基于反向行波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测距仿真研究 | 第63-69页 |
| ·行波测距法 | 第63-66页 |
| ·行波的故障特征 | 第63-64页 |
| ·行波测距方法 | 第64-66页 |
| ·基于反向行波和小波模极大值的故障定位法 | 第66-68页 |
| ·测距算法原理和流程 | 第66-67页 |
| ·故障测距仿真实验 | 第67-68页 |
| ·本章总结 | 第68-69页 |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