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苏里格气田盒8段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前言第7-10页
第一章 地质背景及储层地球物理特征第10-21页
   ·研究区位置第10页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0页
     ·研究区构造位置第10页
   ·地质背景第10-19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10-14页
     ·研究区沉积特征第14-17页
     ·苏里格地区地层划分第17-19页
   ·储层地球物理特征第19-21页
第二章 储层预测难点及研究思路第21-25页
   ·储层预测难点第21-23页
     ·储层地质条件第21-22页
     ·地震条件第22-23页
   ·地震储层预测思路第23-25页
第三章 纵波叠后储层预测技术第25-37页
   ·地震波形分析第25-27页
   ·叠后地震反演第27-31页
     ·主要反演方法第27-29页
     ·叠后反演应用第29-31页
   ·含烃检测技术第31-37页
     ·基于振幅衰减类第31-34页
     ·基于频率衰减类第34-35页
     ·基于子波衰减类第35-37页
第四章 纵波叠前储层预测技术第37-70页
   ·地震岩石物理分析与敏感因子优选第37-40页
   ·横波曲线拟合第40-43页
     ·经验公式拟合并流体替换法第40-41页
     ·多参数数值模拟法第41-42页
     ·岩石物理模拟法第42-43页
   ·AVO分析技术第43-52页
     ·AVO正演第45-47页
     ·实际地震数据AVO分析第47-48页
     ·AVO反演第48-52页
   ·敏感角度弹性阻抗反演技术第52-58页
   ·基于叠前道集的弹性参数反演第58-61页
   ·基于部分叠加数据的弹性参数反演第61-68页
     ·数据分析与质量控制第62-64页
     ·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第64-68页
   ·应用效果分析第68-70页
第五章 多波储层预测技术第70-107页
   ·转换波标定与纵横波匹配第71-77页
     ·转换波标定第71-75页
     ·纵横波匹配第75-77页
   ·转换波AVO研究第77-83页
     ·转换波AVO分析第77-81页
     ·转换波“有效”振幅范围第81-83页
   ·多波属性分析第83-90页
   ·纵横波叠后联合反演第90-93页
   ·纵横波叠前联合反演第93-107页
     ·叠前联合反演质量控制第93-97页
     ·反演效果对比第97-99页
     ·反演结果分析第99-102页
     ·多波流体预测技术探讨第102-107页
第六章 应用效果分析第107-115页
结论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18-1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蜡梅属植物谱系地理学、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低渗透油藏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实验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