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内容和任务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任务 | 第12-13页 |
·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第13-14页 |
·国内外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7页 |
·解析模型 | 第14-15页 |
·蒙特卡罗模型 | 第15-16页 |
·混合模型 | 第16页 |
·网络安全约束 | 第16-17页 |
·配电系统潮流计算研究现状 | 第17页 |
·配电系统故障后供电恢复控制研究 | 第17-18页 |
·故障后供电恢复控制手段 | 第17页 |
·优化算法 | 第17-18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网络等值模型 | 第19-27页 |
·引言 | 第19页 |
·简单辐射状配网可靠性评估 | 第19-21页 |
·复杂辐射状配网可靠性评估 | 第21-24页 |
·向上等效 | 第21-23页 |
·向下等效 | 第23-24页 |
·具体实现步骤 | 第24页 |
·算例分析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序贯与伪序贯仿真在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比较 | 第27-52页 |
·引言 | 第27页 |
·非序贯仿真 | 第27-28页 |
·序贯仿真 | 第28-30页 |
·状态转移抽样算法 | 第30-33页 |
·基本概念 | 第30-32页 |
·具体抽样步骤 | 第32-33页 |
·伪序贯仿真 | 第33-40页 |
·基本概念 | 第33-34页 |
·状态转移抽样技术与传统伪序贯仿真结合 | 第34-38页 |
·基于伪序贯仿真的可靠性指标计算 | 第38-40页 |
·伪序贯仿真在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 第40-46页 |
·应用思想 | 第40-41页 |
·负荷点可靠性指标计算 | 第41-42页 |
·具体实现步骤 | 第42-43页 |
·算例分析 | 第43-46页 |
·基于伪序贯仿真和网络等值的混合算法应用探讨 | 第46-50页 |
·基本思想 | 第46页 |
·具体实现步骤 | 第46-47页 |
·算例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考虑无功补偿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52-68页 |
·引言 | 第52页 |
·潮流计算模型 | 第52-56页 |
·网络层次分析 | 第52-54页 |
·变压器模型 | 第54-55页 |
·具体实现步骤 | 第55-56页 |
·配网无功不足可靠性评价指标 | 第56-57页 |
·分段最优无功补偿 | 第57-61页 |
·负荷转移受限时多目标分段优化模型 | 第57-59页 |
·改进遗传算法 | 第59-61页 |
·算法实现 | 第61-63页 |
·算例分析 | 第63-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70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