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1-14页 |
·基于靛红参与的串联反应合成吲哚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25页 |
·吲哚螺吡喃衍生物的合成 | 第17-18页 |
·喹唑啉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18-19页 |
·含氮杂卓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19-20页 |
·噻喃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20页 |
·氢化喹啉并吡唑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20-21页 |
·吡啶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21-22页 |
·四氢吡咯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22-24页 |
·呋喃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24页 |
·基于靛红开环含有喹啉类衍生物的合成 | 第24-2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2 微波水相中吡喃螺吲哚衍生物的绿色合成 | 第27-33页 |
·导言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苯并吡喃并吩嗪螺吲哚衍生物的绿色合成 | 第33-41页 |
·导言 | 第33-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含吲哚母核及硫醚键的 1,5-二羰衍生物的合成 | 第41-51页 |
·导言 | 第41-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5 基于靛红开环反应吡咯稠合吖啶的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51-59页 |
·导言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6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59页 |
·化合物制备的一般步骤 | 第59-60页 |
·X-射线衍射实验 | 第60-61页 |
化合物的表征 | 第61-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9页 |
作者简历 | 第109-11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