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化学论文

重金属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模型与仿真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4页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文献综述第8-12页
     ·重金属铅污染源及污染特征第8-10页
     ·重金属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10页
     ·污染物运移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2-13页
   ·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第13-14页
2 重金属淋滤液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第14-26页
   ·重金属淋滤液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机理第14-19页
     ·多孔介质的定义第14页
     ·多孔介质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对流作用第15页
     ·分子扩散第15-16页
     ·机械弥散第16-17页
     ·水动力弥散第17页
     ·化学反应作用第17-19页
   ·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方程第19-23页
     ·基本方程第19-22页
     ·考虑了吸附作用的基本方程第22页
     ·二维域迁移方程第22页
     ·一维域迁移方程第22-23页
     ·初始条件第23页
     ·边界条件第23页
   ·小结第23-26页
3 样品基本参数的测定第26-34页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第26-27页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27页
   ·样品物理化学性质测定方法第27-31页
     ·铅含量测定方法第27-28页
     ·pH 的测定方法第28页
     ·比重的测定方法第28页
     ·容重测定方法第28-29页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CEC)方法第29-30页
     ·含水量的测定方法第30-31页
     ·总孔隙度测定方法第31页
     ·成分测定方法第31页
   ·测定结果第31-33页
   ·小结第33-34页
4 模型主要参数的确定第34-48页
   ·渗流速度的测定第34页
   ·模型弥散系数参数估计第34-40页
     ·实验原理第35页
     ·实验主要仪器第35-36页
     ·实验方法第36-37页
     ·氯离子的测定第37-38页
     ·结果第38-40页
   ·滞留因子的确定第40-47页
     ·实验试剂和设备第40-41页
     ·吸附实验方法第41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1-42页
     ·吸附结果第42-43页
     ·吸附模型拟合结果第43-46页
     ·Rd 的求解结果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5 铅离子淋溶数值模拟第48-62页
   ·Pb(II)在土壤介质中迁移规律的实验第48-51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8-49页
     ·Pb(II)测定原理第49页
     ·实验步骤第49页
     ·实验结果第49-51页
   ·Pb(II)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规律的模拟第51-54页
     ·建立数理模型第51-52页
     ·建立差分、模拟模型第52-54页
   ·数值模拟第54-57页
     ·土壤介质模拟第54-57页
   ·验证实验第57-61页
     ·验证实验原理第57页
     ·实验步骤第57-58页
     ·石英柱实验结果第58-60页
     ·Pb(II)在石英石介质中的运移规律第60-61页
   ·小结第61-62页
6 仿真实例第62-70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62页
   ·模型及参数第62-64页
     ·污染源分析第62页
     ·概念模型第62-63页
     ·建立模型第63页
     ·参数确定第63-64页
   ·模拟结果第64-68页
   ·小结第68-7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结论第70页
   ·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第70-72页
     ·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机理的理论第71页
     ·吸附作用对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研究第71页
     ·参数的确定第71页
     ·污染物在非饱和带中的运移转化规律的研究第71-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附录第80页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料泄漏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铜尾矿砂重金属环境危害及风险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