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簪花仕女图》论色彩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表现与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唐代仕女画中的色彩 | 第9-18页 |
第一节 《簪花仕女图》简介 | 第9-11页 |
第二节 唐代仕女画色彩的两大特色 | 第11-13页 |
第三节 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装饰性 | 第13-18页 |
一、 装饰的含义 | 第13-14页 |
二、 色彩的装饰性在绘画中的作用 | 第14-18页 |
第二章 色彩的表现 | 第18-34页 |
第一节 在各个时期色彩的应用 | 第18-23页 |
一、 中国画色彩运用的初级阶段 | 第18页 |
二、 中国画色彩运用的发展、完善阶段 | 第18-20页 |
三、 中国画色彩运用的鼎盛阶段 | 第20-22页 |
四、 中国画色彩运用的衰落阶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中国画颜料的发展与创新 | 第23-29页 |
一、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的发展 | 第23-27页 |
二、 实现中国画色彩的现代转换 | 第27-29页 |
第三节 中国画色彩的表现 | 第29-34页 |
一、 中国画色彩的艺术表现及特征 | 第29-31页 |
二、 中国色彩的情感表现及特征 | 第31-34页 |
第三章 色彩的应用 | 第34-44页 |
第一节 色彩运用的原则 | 第34-36页 |
一、 阴阳五行五色万象 | 第34页 |
二、 礼仪尊卑五色比德 | 第34-35页 |
三、 随类赋彩以色貌色 | 第35-36页 |
四、 色墨结合丹青竞胜 | 第36页 |
第二节 从“随类赋彩”到“悟得活用” | 第36-44页 |
一、 随类赋彩——中国画色彩理论的基础 | 第36-40页 |
二、 悟得活用——中国画色彩运用的灵魂 | 第40-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书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