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导论第6-1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理论内涵及意义第6-9页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第6-7页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第7-8页
  三、 研究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2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第三节 研究框架结构设计和方法、思路第12-13页
  一、 研究的框架结构示意图第12-13页
  二、 研究方法,思路第13页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13-14页
第二章 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第14-32页
 第一节 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第14-15页
 第二节 构建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15-20页
  一、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指标体系的意义第15页
  二、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第15-16页
  三、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16-17页
  四、 构建评价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指标体系第17-20页
 第三节 新疆与全国各省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比较分析第20-26页
  一、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第20-21页
  二、 相关程度分析第21页
  三、 选取主成分第21-23页
  四、 评价结果分析第23-26页
 第四节 新疆各地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比较分析第26-32页
  一、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第26-27页
  二、 相关程度分析第27页
  三、 选取主成分第27-30页
  四、 评价结果分析第30-32页
第三章 国内典型村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第32-35页
 第一节 江苏华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析第32页
 第二节 陕西省泾阳县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分析第32-33页
 第三节 四川省苍溪县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第33-34页
 第四节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第35-43页
 第一节 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建议第35-38页
  一、 加强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第35页
  二、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第35-36页
  三、 加强经济建设,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第36页
  四、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36-37页
  五、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37-38页
  六、 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竞争能力第38页
  七、 积极建设示范村,辐射周边村庄发展第38页
 第二节 新疆各地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第38-43页
  一、 第一类地区: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石河子,昌吉回族自治州第38-39页
  二、 第二类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克苏第39-40页
  三、 第三类地区:哈密,吐鲁番第40页
  四、 第四类地区:塔城,阿勒泰,伊犁州直属县(市)第40-41页
  五、 第五类地区: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与水资源配置
下一篇:高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