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绩效研究--以陕西省金丝峡旅游社区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3页 |
·社区参与的意义 | 第8-9页 |
·社区参与的内容 | 第9-10页 |
·社区参与的层次与阶段 | 第10-11页 |
·社区参与的机制研究 | 第11-12页 |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效果评价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社区与旅游社区 | 第17-18页 |
·社区参与和社区参与旅游 | 第18页 |
·社区参与绩效 | 第18-19页 |
·社区参与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20页 |
·飞地旅游理论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绩效评价模型 | 第23-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3-24页 |
·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方法—AHP法 | 第24-26页 |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6-29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29-4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9-30页 |
·地理概况 | 第29-30页 |
·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30页 |
·问卷设计与评价数据获取 | 第30-32页 |
·社区参与现状 | 第32-36页 |
·被调查居民基本信息 | 第32-33页 |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分析 | 第33-36页 |
·社区参与绩效评价 | 第36-40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37页 |
·数据标准化 | 第37-38页 |
·社区参与绩效综合评价 | 第38页 |
·社区参与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社区参与绩效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通径分析 | 第40-49页 |
·主要影响因子的探究 | 第41-42页 |
·直接通径系数 | 第42-46页 |
·间接通径系数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9-53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 第50页 |
·发展建议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