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钒锂和硫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2页
   ·引言第10-11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简介第11-15页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1-12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结构第12-13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3-14页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4-15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页
   ·橄榄石型 LiFePO_4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LiFePO_4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6-17页
     ·LiFePO_4的制备方法第17-18页
     ·LiFePO_4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第18-19页
   ·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Li_3V_2(PO_4)_3材料的结构第19-20页
     ·Li_3V_2(PO_4)_3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第20页
     ·Li_3V_2(PO_4)_3的制备方法第20-21页
     ·Li_3V_2(PO_4)_3的改性研究第21-22页
   ·富锂基正极材料 Li[Ni_xLi_(1/3-2x/3)Mn_(2/3-x/3)]O_2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Li[Ni_xLi_(1/3-2x/3)Mn_(2/3-x/3)]O_2的结构特点第22页
     ·Li[Ni_xLi_(1/3-2x/3)Mn_(2/3-x/3)]O_2的充放电机理第22-23页
     ·Li[Ni_xLi_(1/3-2x/3)Mn_(2/3-x/3)]O_2的性能分析第23-24页
   ·锂硫二次电池的研究现状第24-26页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第24-25页
     ·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第25-26页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EDLC)的研究现状第26-29页
     ·超级电容器的原理第27-28页
     ·双电层电容器组成第28页
     ·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第28页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第28-29页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测试第32-38页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32-33页
     ·实验药品第32页
     ·实验仪器第32-33页
   ·材料的制备第33-34页
   ·材料的表征第34页
     ·物相分析第34页
     ·BET测试第34页
     ·表面形貌分析第34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4-38页
     ·电极的制备第34-35页
     ·模拟电池的装配第35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5-38页
第三章 双元素掺杂 Li_3V_2(PO_4)_3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38-52页
   ·引言第38-39页
   ·溶胶凝胶法 Li_3V_(2-x)(M_(0.5)Ti_(0.5))_x(PO_4)_3材料的合成方法第39-42页
     ·Li_3V_(2-x)(M_(0.5)Ti_(0.5))_x(PO_4)_3材料的制备第39-40页
     ·Li_3V_(2-x)(M_(0.5)Ti_(0.5))_x(PO_4)_3材料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形貌第40-42页
   ·Li_3V_(2-x)(M_(0.5)Ti_(0.5))_x(PO_4)_3材料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2-44页
   ·Li_3V_(2-x)(Co_(0.5)Ti_(0.5))_x(PO_4)_3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4-49页
   ·本章小结第49-52页
第四章 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52-66页
   ·引言第52页
   ·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第52-53页
     ·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第52-53页
   ·碳/硫正极材料的表征第53-56页
   ·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6-60页
   ·不同含硫的碳/硫复合正极电池电化学性能对比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五章 多孔碳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第66-80页
   ·引言第66-67页
   ·电极的制作第67页
     ·活性炭的合成第67页
     ·碳基电容器的制备第67页
   ·电极材料的表征第67-68页
   ·碳基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8-78页
     ·以酚醛树脂碳电容器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8-71页
     ·以荷花为碳源的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71-74页
     ·以沥青为碳源制备的电容器电化学性能分析第74-75页
     ·以茶花花粉为碳源制备的电容器电化学性能分析第75-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总结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附录 I. 硕士生学习期间完成的论文第90-91页
附录 II.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含DG的多电源配电系统分析及自适应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