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教唆基本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背景 | 第9页 |
·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未遂教唆概述 | 第14-22页 |
·未遂教唆的概念 | 第14-16页 |
·未遂教唆概念争议 | 第14-15页 |
·观点评析 | 第15-16页 |
·未遂教唆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6-22页 |
·未遂教唆与教唆未遂 | 第16-18页 |
·未遂教唆与陷害教唆 | 第18-22页 |
第3章 未遂教唆的分类以及成立条件 | 第22-28页 |
·未遂教唆的分类 | 第22-23页 |
·能犯未遂教唆与不能犯未遂教唆 | 第22页 |
·实行终了未遂教唆与未实行终了未遂教唆 | 第22页 |
·陷害型未遂教唆与非陷害型未遂教唆 | 第22-23页 |
·未遂教唆的成立条件 | 第23-28页 |
·主观条件 | 第23-25页 |
·客观条件 | 第25-28页 |
第4章 未遂教唆的可罚性探讨 | 第28-43页 |
·大陆法系有关未遂教唆的可罚性 | 第28-33页 |
·大陆法系立法及司法实践 | 第28页 |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界争议 | 第28-33页 |
·英美法系有关未遂教唆的可罚性 | 第33-35页 |
·英美法系立法及司法实践 | 第33-34页 |
·英美法系刑法理论界争议 | 第34-35页 |
·我国大陆刑法界有关未遂教唆的可罚性 | 第35-38页 |
·我国大陆立法及司法实践 | 第35-36页 |
·我国大陆刑法理论界争议 | 第36-38页 |
·笔者观点 | 第38-43页 |
·未遂教唆具有可罚性 | 第38-39页 |
·未遂教唆的立法建议 | 第39-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