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第2章 食品召回制度概述 | 第14-21页 |
| ·食品召回制度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 ·食品的概念 | 第14页 |
| ·不安全食品的概念 | 第14-15页 |
| ·食品召回的概念 | 第15-17页 |
| ·食品召回制度的产生 | 第17-18页 |
| ·食品召回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食品召回制度体现了安全理念 | 第18页 |
| ·食品召回制度体现了实质公平的思想 | 第18-19页 |
| ·食品召回制度的经济学基础 | 第19-20页 |
| ·食品召回制度的伦理学基础 | 第20-21页 |
| 第3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食品召回制度比较和借鉴 | 第21-29页 |
| ·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 | 第21-23页 |
| ·实施机构 | 第21-22页 |
| ·召回级别 | 第22页 |
| ·召回程序 | 第22-23页 |
| ·欧盟的食品召回制度 | 第23-24页 |
| ·澳大利亚的食品召回制度 | 第24-26页 |
| ·法律依据 | 第24页 |
| ·召回条件 | 第24-25页 |
| ·召回等级 | 第25页 |
| ·召回主体 | 第25页 |
| ·召回的关键步骤 | 第25-26页 |
| ·典型国家食品召回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 第26-29页 |
| ·健全的法律体系 | 第26页 |
| ·完善的监管体系 | 第26-27页 |
| ·健全的食品追溯制度 | 第27页 |
| ·科学的召回分级 | 第27-28页 |
| ·鼓励企业主动召回 | 第28-29页 |
| 第4章 食品召回制度的立法评析及缺陷 | 第29-38页 |
| ·食品召回制度相关立法评析 | 第29-33页 |
| ·《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评析 | 第29-31页 |
| ·《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评析 | 第31页 |
| ·《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评析 | 第31-33页 |
|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缺陷 | 第33-38页 |
| ·食品召回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33-34页 |
| ·食品召回监管体制存在弊端 | 第34页 |
| ·食品追溯体系不完备 | 第34-35页 |
| ·食品召回后处理程序不完善 | 第35-36页 |
| ·违法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过低 | 第36-38页 |
| 第5章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8-47页 |
| ·健全食品召回法律体系 | 第38-39页 |
| ·制定《食品召回条例》 | 第38页 |
| ·完善食品标准性法规 | 第38-39页 |
|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第39页 |
| ·完善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组织协调功能 | 第39-40页 |
| ·完善食品召回相关制度 | 第40-43页 |
| ·健全食品召回追溯制度 | 第40-41页 |
|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 第41-42页 |
|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第42-43页 |
| ·健全食品召回后处理制度 | 第43-45页 |
| ·根据食品召回级别进行处理 | 第43-44页 |
| ·由专门机构处理召回食品 | 第44-45页 |
| ·加强召回食品后处理的监管 | 第45页 |
| ·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