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8页 |
·国外对土地定价的研究成果 | 第10-14页 |
·国内对土地定价的研究成果 | 第14-17页 |
·目前土地定价方式的局限性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信托流转 | 第20-28页 |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20-23页 |
·中国的产权制度 | 第20-21页 |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 | 第21-22页 |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信托与信托财产 | 第23-25页 |
·信托概述 | 第23-24页 |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 第24-25页 |
·农地承包经营权采用信托模式流转的依据 | 第25-28页 |
·农地承包经营权与用益物权 | 第25页 |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信托流转 | 第25-26页 |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信托流转优势 | 第26-28页 |
第3章 信托流转模式下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价方式 | 第28-43页 |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价格确定方式 | 第28-32页 |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易方式 | 第28-29页 |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协议价格确定方式 | 第29-30页 |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拍卖价格确定方式 | 第30-31页 |
·价格确定方式的选择 | 第31-32页 |
·拍卖方式的种类及选择 | 第32-35页 |
·拍卖方式的种类 | 第32页 |
·拍卖方式的比较 | 第32-33页 |
·拍卖方式的选择 | 第33-35页 |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评估方式 | 第35-43页 |
·收益现值法 | 第36-37页 |
·市价比较法 | 第37-38页 |
·重置成本法 | 第38页 |
·净余估价法 | 第38-39页 |
·实物期权法 | 第39-41页 |
·不同农地承包经营权估值方法的比较 | 第41-43页 |
第4章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荷兰式拍卖定价模型 | 第43-73页 |
·荷兰式拍卖定价模型的设定 | 第43-45页 |
·荷兰式拍卖定价模型中的最高起拍价格 | 第45-56页 |
·贝耶斯法则的基本概念 | 第45-46页 |
·带贝耶斯选择的实物期权模型的设定 | 第46-50页 |
·贝耶斯选择条件下后验未来现金流现值的推导 | 第50-54页 |
·带贝耶斯选择的实物期权模型的性质 | 第54-56页 |
·荷兰式拍卖定价模型中的应价价位 | 第56-60页 |
·应价价位的确定 | 第56-58页 |
·应价价位的性质 | 第58-60页 |
·荷兰式拍卖定价模型中的期望收益 | 第60-62页 |
·期望收益的确定 | 第60-62页 |
·期望收益的性质 | 第62页 |
·荷兰式拍卖定价算例分析 | 第62-73页 |
·拍卖方期望收益的算例分析 | 第63-70页 |
·企业竞标策略的算例分析 | 第70-73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和结论展望 | 第73-77页 |
·政策建议 | 第73-75页 |
·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提供农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的法律支持 | 第73页 |
·发展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增加信托流转市场的透明度 | 第73-74页 |
·维持国家政策稳定,建立国家信用 | 第74页 |
·合理引导资金分配,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