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认知论文

维汉成人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引言第7-8页
2 文献综述第8-18页
   ·核心概念界定第8页
     ·面孔识别第8页
     ·异族效应第8页
   ·研究综述第8-18页
     ·面孔识别研究概述第8-9页
     ·异族效应研究综述第9-14页
     ·加工层次理论和异族效应第14-16页
     ·国内的相关研究第16页
     ·对异族效应的一些挑战第16页
     ·浅层面孔加工和图形识别第16-18页
3 问题的提出第18-21页
   ·已有的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研究思路第19-20页
     ·实验材料的获取和处理第19页
     ·研究指标第19页
     ·被试来源第19-20页
     ·研究假设第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理论意义第20页
     ·现实意义第20-21页
4 实验研究第21-34页
   ·实验一 不同加工水平对异族效应的影响研究第21-29页
     ·实验目的第21页
     ·被试第21页
     ·实验设计第21-22页
     ·实验程序第22-23页
     ·实验结果第23-28页
     ·讨论第28-29页
   ·实验二 个人信息对异族面孔识别影响的实验研究第29-34页
     ·实验目的第29页
     ·实验假设第29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实验结果第30-32页
     ·讨论第32-34页
5 综合讨论第34-39页
   ·学习阶段面孔材料的加工时间进程对异族效应的影响第34-35页
   ·加工层次对被试识记不同种族面孔材料的影响第35-36页
   ·接触经验的作用第36-37页
   ·既有结果不能完全验证研究假设的原因探讨第37-39页
6 结论第39-40页
7 不足和展望第40-42页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40页
   ·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附录第46-47页
在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7-48页
后记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拟犯罪测试中漏报、虚报被试及其人格特质研究
下一篇:新疆汉族个体双文化自我构念的现状及发展趋势--Morph技术下不同双文化自我组型个体面孔识别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