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双重上市股票非同步交易导致的收益可预测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市场分割与价格差异的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套利的有限性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AH股联动性的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股票收益可预测性的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股票收益可预测性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有效市场理论 | 第19-20页 |
·导致收益可预测性的各类假说 | 第20-26页 |
·投资者不完美理性假说 | 第21-22页 |
·市场不完美假说 | 第22-23页 |
·有限套利假说 | 第23-26页 |
第三章 A-H股的制度背景及其非同步交易概况 | 第26-34页 |
·中国A股市场的历史背景和交易制度 | 第26-27页 |
·H股市场概述 | 第27-28页 |
·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区别 | 第28-30页 |
·双重上市与H股回归 | 第30-34页 |
第四章 非同步交易导致A股收益可预测性的统计分析 | 第34-40页 |
·A股收益的度量方法 | 第34-35页 |
·非同步交易导致A股收益可预测性统计 | 第35-40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非同步交易导致A股收益可预测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36-40页 |
第五章 非同步交易导致A股收益可预测性的实证检验 | 第40-57页 |
·研究假设 | 第40-41页 |
·研究设计 | 第41-44页 |
·实证思路 | 第41-42页 |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 第42-44页 |
·对解释变量的实证分析 | 第44-46页 |
·非同步交易导致A节后收益可预测性的实证分析 | 第46-52页 |
·对A节后收益的多元回归 | 第46-50页 |
·买入—卖出策略的收益率 | 第50-52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52-56页 |
·剔除格兰杰因果关系样本 | 第52-55页 |
·组合层面的分析 | 第55-56页 |
·实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6-57页 |
·实证结论 | 第56页 |
·对策建议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