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致谢 | 第10-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特征 | 第16-17页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研究依据 | 第18-19页 |
·国家环境法规、条例、办法、规划及相应文件 | 第18-19页 |
·安徽省环境法规、条例、办法、规划及相应文件 | 第19页 |
·环境政策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对于本研究"环境政策"的界定 | 第20-2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环境政策的回顾与评价 | 第24-37页 |
·目前国内外主题功能区环境政策的研究成果 | 第24-30页 |
·国外环境政策的研究 | 第24-26页 |
·国内环境政策研究 | 第26-29页 |
·我省制定的主要环境政策特点 | 第29-30页 |
·现有环境政策评述 | 第30-35页 |
·积极预防政策 | 第31-32页 |
·严格控制政策 | 第32页 |
·污染赔偿政策 | 第32-33页 |
·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 | 第33页 |
·环境保护责任制 | 第33-34页 |
·排污交易和市场化政策 | 第34页 |
·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政策 | 第34-35页 |
·现行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环境政策存在脱节之处 | 第35页 |
·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实施区域差别化 | 第35页 |
·环境政策之间协调性有待加强 | 第35-36页 |
·生态补偿政策不完善 | 第36页 |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不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我省区域环境政策背景分析 | 第37-53页 |
·我省面临的环境形势 | 第37-41页 |
·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形势依然严峻 | 第37-41页 |
·生态破坏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 第41页 |
·按照主体功能分区的环境状况评价 | 第41-53页 |
·优化开发区 | 第41-43页 |
·重点开发区 | 第43-46页 |
·限制开发区 | 第46-49页 |
·禁止开发区 | 第49-53页 |
第四章 环境政策设计 | 第53-65页 |
·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政策设计原则 | 第53页 |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选择 | 第53-54页 |
·环境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54-57页 |
·优化开发区 | 第55页 |
·重点开发区 | 第55-56页 |
·限制开发区 | 第56页 |
·禁止开发区 | 第56-57页 |
·环境政策体系框架设计 | 第57-65页 |
·环境污染控制政策 | 第57-59页 |
·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 | 第59-62页 |
·环境影响评价政策 | 第62-63页 |
·环境标准政策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各类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 | 第65-74页 |
·各功能区环境政策 | 第65-71页 |
·优化开发区 | 第65-67页 |
·重点开发区 | 第67-69页 |
·限制开发区 | 第69-70页 |
·禁止开发区 | 第70-71页 |
·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环境政策建议 | 第71-74页 |
·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 第71-72页 |
·区别对待细化指标 | 第72页 |
·改革排污收费引入排污权交易 | 第72页 |
·探索建立有效的环境监管体系 | 第72-73页 |
·加强环保监管的问责 | 第73页 |
·完善相关环保财政政策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环境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 第74-76页 |
·强化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 | 第74页 |
·建立地方政府间会商机制 | 第74页 |
·健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 | 第74页 |
·构建跨学科的技术支持队伍 | 第74-75页 |
·建立政策后评估制度 | 第75页 |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 第75页 |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第75-7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