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关系综述 | 第13-15页 |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7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重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30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及特性 | 第20-21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 | 第20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 | 第20-21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第21-24页 |
·国外学者的分类 | 第21-23页 |
·国内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第23-24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原理与发展 | 第24-26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原理 | 第24-25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 第25-26页 |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机制 | 第26-27页 |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 第26-27页 |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品交易成本的作用机制 | 第27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理论研究 | 第27-30页 |
·基于价值链的互动理论理论 | 第27-29页 |
·群落外置理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第30-42页 |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 第30-36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 第30-34页 |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6-41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概况 | 第36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36-39页 |
·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在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不合理限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第41页 |
·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支撑力度不够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42-56页 |
·投入产出法及产业部门指标选定 | 第42-43页 |
·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的分析 | 第43-45页 |
·生产性服务业用于装备制造业的中间使用比例 | 第43-44页 |
·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比重 | 第44-45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经济产业关联度的分析 | 第45-52页 |
·直接消耗系数的分析研究 | 第45-48页 |
·完全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的研究分析 | 第48-52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分析 | 第52-56页 |
·影响力系数 | 第53页 |
·感应度系数 | 第53-56页 |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6-60页 |
·方法及指标选定 | 第56-57页 |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 第57-60页 |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57-58页 |
·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第60-64页 |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60-61页 |
·保持传统产业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 第60页 |
·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 第60-61页 |
·加大人才储备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第61页 |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61-62页 |
·建立产业集群实现产品高端化 | 第61页 |
·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 第61-62页 |
·加快整合力度培育优势产业 | 第62页 |
·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2-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