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与统计分析的仇富心态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 ·论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 第13-16页 |
| 第2章 与仇富相关的术语辨识及基础理论综述 | 第16-24页 |
| ·术语辨识 | 第16页 |
|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17页 |
| ·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 ·社会冲突理论 | 第17-18页 |
| ·风险扩大化理论 | 第18-19页 |
| ·相对剥夺理论 | 第19-20页 |
| ·公平分配理论 | 第20-21页 |
| ·贫富差距理论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4页 |
| 第3章 仇富心态的比较研究 | 第24-40页 |
| ·纵向比较—仇富心态历史演进 | 第24-31页 |
| ·改革开放前仇富的表征与原因 | 第24-28页 |
| ·改革开放后仇富的表征与原因 | 第28-31页 |
| ·横向比较—不同国家间仇富比较 | 第31-38页 |
| ·基于文化层面的比较分析 | 第32-34页 |
| ·基于经济层面的比较分析 | 第34-36页 |
| ·基于社会制度层面的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仇富心态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及问卷描述 | 第40-54页 |
| ·案例分析 | 第40-50页 |
| ·自身因素引发的仇富心态 | 第40-42页 |
| ·富人行为引发的仇富心态 | 第42-46页 |
| ·贫富差距引发的仇富心态 | 第46-47页 |
| ·国家体制政策引发的仇富心态 | 第47-48页 |
| ·媒体引导引发的仇富心态 | 第48-50页 |
| ·问卷设计与构成 | 第50-52页 |
| ·问卷设计 | 第50页 |
| ·问卷预调查 | 第50-51页 |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5章 仇富心态实证研究 | 第54-68页 |
| ·研究设想 | 第54页 |
| ·调查研究实施 | 第54-56页 |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56-57页 |
| ·信度检验 | 第56页 |
| ·效度分析 | 第56-57页 |
| ·仇富心态总体状况 | 第57-59页 |
| ·仇富心态比较分析 | 第59-66页 |
| ·基本情况的仇富心态比较 | 第59-61页 |
| ·参照性群体指标的仇富心态比较 | 第61-62页 |
| ·收入、福利状况的仇富心态比较 | 第62-63页 |
| ·心理状况的仇富心态比较 | 第63-64页 |
| ·生活状况的仇富心态比较 | 第64-65页 |
| ·自主阶层感知的仇富心态比较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6章 降低仇富心态的对策与研究展望 | 第68-72页 |
| ·降低仇富心态的对策 | 第68-69页 |
| ·严厉打击非法致富倡导合理致富 | 第68页 |
| ·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调低扩高” | 第68页 |
| ·加强弱势群体心态、技能教育 | 第68-69页 |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69页 |
| ·提高媒体社会责任感正确引导舆论 | 第69页 |
| ·研究展望 | 第69-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附录 仇富心态调查问卷 | 第78-8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