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宗法文化悲剧与寻根之旅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文化研究 | 第9-10页 |
·人物研究 | 第10-11页 |
·新历史主义小说研究 | 第11页 |
·研究设想和论文结构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关中宗法文化传统 | 第14-25页 |
·宗法文化传统 | 第15-17页 |
·吕氏乡约 | 第17-19页 |
·家族意义 | 第19-22页 |
·宗法功过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白鹿原》的家族基本构架 | 第25-35页 |
·乡约 | 第25-28页 |
·族长 | 第28-30页 |
·祠堂 | 第30-35页 |
第四章 《白鹿原》的家族悲剧色彩 | 第35-60页 |
·道德之美与悲剧 | 第35-39页 |
·崇高道德之美 | 第36-38页 |
·圣人失路之悲剧 | 第38-39页 |
·叛逆之美与悲剧 | 第39-49页 |
·反抗的鬼魂:田小娥 | 第40-45页 |
·背弃与皈依:白孝文与黑娃 | 第45-49页 |
·理想之美与悲剧 | 第49-60页 |
·理性和欲望:白嘉轩和鹿子霖 | 第49-56页 |
·白鹿的化身:白灵 | 第56-60页 |
第五章 《白鹿原》的“寻根”之旅 | 第60-70页 |
·“寻根文学”与白鹿原 | 第60-62页 |
·“寻根文学”的兴起 | 第60-61页 |
·陈忠实与“寻根”思潮 | 第61-62页 |
·《白鹿原》的“寻根”之旅 | 第62-70页 |
·“学为好人” | 第63-68页 |
·生命活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