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论文

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及推进机制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第一节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第12-14页
  一、 基本概念第12-13页
  二、 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三、 研究评述第17页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17-19页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二、 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分析第19-28页
 第一节 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行性第19-21页
  一、 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容日益丰富第19页
  二、 电子政务相关政策不断完善第19-20页
  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第20-21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第21-24页
  一、 地方政府部门间的关系第21页
  二、 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第21-22页
  三、 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第22-24页
 第三节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第24-28页
  一、 信息流程理论第24-25页
  二、 网络化的新时空理论第25-26页
  三、 公共产品理论第26-28页
第三章 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第28-32页
 第一节 垂直部门间信息共享模式分析第28-29页
 第二节 横向部门间信息共享模式分析第29-30页
 第三节 条块间信息共享模式分析第30-32页
第四章 无锡市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现实困境与障碍分析第32-43页
 第一节 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现实困境:以无锡市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建设为例第32-36页
  一、 政府部门的横向阻力第32-34页
  二、 共享过程动力机制的缺失第34页
  三、 安全和保密方面的顾虑第34-35页
  四、 信息共享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难以评价第35-36页
 第二节 影响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分析第36-39页
  一、 行政体制第36页
  二、 人的因素第36-37页
  三、 财力因素第37页
  四、 政策和法律环境第37-38页
  五、 信息技术和标准化问题第38页
  六、 安全保密问题第38页
  七、 监督评估第38-39页
 第三节 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障碍的深层分析第39-41页
  一、 权力流的影响第39-40页
  二、 利益流的影响第40页
  三、 信息流的影响第40-41页
 第四节 无锡模式的特点与不足第41-43页
第五章 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探讨第43-55页
 第一节 动力机制第43-47页
  一、 国家立法驱动第43-45页
  二、 地方政策引导第45-46页
  三、 部门制度推动第46-47页
 第二节 监督机制第47-49页
  一、 权力机构监督第47页
  二、 政府监督第47-48页
  三、 社会监督第48-49页
  四、 公民监督第49页
 第三节 保障机制第49-52页
  一、 组织机构保障第49-50页
  二、 财力保障第50页
  三、 人才保障第50-51页
  四、 技术保障第51-52页
 第四节 考核机制第52-55页
  一、 评估机制第52-54页
  二、 激励机制第54-55页
总结及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T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关联性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小儿颅骨畸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