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

适于北方浅山地区的太阳能蓄热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世界能源现状第11页
     ·我国能源现状第11-12页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25页
     ·蓄热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应用第13-19页
     ·北方农村太阳能利用的集热蓄热研究与应用第19-25页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5-27页
     ·研究目的第25-26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内封装石蜡的蓄热球传热理论研究第27-42页
   ·蓄热技术的简介第27-28页
   ·相变传热的基本理论第28-30页
     ·相变传热现象的基本特征第28页
     ·相变界面上的边界条件第28-30页
     ·相变传热模型第30页
   ·蓄热球的非稳态传热数值编程模拟分析第30-41页
     ·假设条件第30-31页
     ·建立相变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第31页
     ·建立离散方程第31-37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7-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蓄热球内熔化和凝固过程传热特性研究第42-62页
   ·物理模型第42-43页
   ·数学模型第43-46页
     ·考虑液相自然对流影响的数学描述第43-44页
     ·忽略液相自然对流影响的数学描述第44-45页
     ·简要概述 Solidification/Melting 模型中液相率β第45-46页
   ·数值模拟前处理及模拟参数设置第46-59页
     ·网格划分第46页
     ·参数设置第46页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球内温度场变化和相界面移动规律第50-56页
     ·蓄热球结构和外界条件变化对其相变过程的影响第56-59页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4章 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装置影响因素的研究第62-74页
   ·正交试验设计第62-63页
     ·正交试验设计概述第62页
     ·因素和水平的确定第62-63页
     ·正交表的建立第63页
   ·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装置数值模拟第63-66页
     ·物理模型第63-64页
     ·数学模型第64-65页
     ·FLUENT 模拟软件中基本设置第65-66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66-72页
     ·因素和水平分组第68页
     ·数据计算第68页
     ·因素影响分析第68-69页
     ·参数选优第69-72页
     ·最优方案得出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5章 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装置的热性能实验研究第74-101页
   ·总体结构设计第74-75页
   ·实验系统工作原理第75-77页
   ·热电偶的制作和标定第77-78页
   ·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系统热性能研究第78-81页
     ·两种材料温度变化比较第79-81页
     ·两种集热器集热对比试验第81页
   ·实验热性能测试第81-91页
     ·静态实验热性能测试第82-88页
     ·动态实验热特性测试第88-91页
   ·不同情况下集热蓄热器的热效率第91-98页
     ·静态下集热-蓄热器与普通集热器的热效率比较第91-96页
     ·动态下集热-蓄热器与普通集热器的热效率比较第96-98页
   ·两种蓄热材料的对比第98-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总结与展望第101-104页
 1 结论第101-102页
 2 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9页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困境分析
下一篇:周期序列错误线性复杂度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