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信道协议的设计与形式化验证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2 背景知识及相关技术 | 第14-36页 |
·可信计算 | 第14-19页 |
·可信计算平台 | 第14-16页 |
·可信平台模块 | 第16-18页 |
·可信平台的功能 | 第18-19页 |
·可信度量技术 | 第19-24页 |
·信任链的传递 | 第19-20页 |
·平台状态寄存器PCR | 第20-22页 |
·可信平台度量的功能 | 第22-24页 |
·安全信道 | 第24-27页 |
·网络安全协议 | 第24-26页 |
·安全协议对比分析 | 第26-27页 |
·SSH协议 | 第27-34页 |
·SSH协议的发展 | 第28-29页 |
·SSH的功能 | 第29-30页 |
·SSH协议框架 | 第30-32页 |
·SSH安全连接的建立过程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可信信道协议方案的设计 | 第36-52页 |
·可信度量方案的选取 | 第36-40页 |
·完整性度量和报告机制模型 | 第36-38页 |
·可信平台远程证明协议 | 第38-40页 |
·OpenSSH的会话密钥协商 | 第40-45页 |
·Hello阶段 | 第41页 |
·算法协商 | 第41-42页 |
·密钥交换 | 第42-43页 |
·协商密钥的使用 | 第43-44页 |
·源文件范例 | 第44-45页 |
·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45-46页 |
·可信信道协议方案 | 第46-52页 |
·信安全连接的建立 | 第46-48页 |
·可信信道协议的密钥交换方案 | 第48-52页 |
4 可信信道协议的形式化描述与验证 | 第52-70页 |
·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 第52-59页 |
·模型检测技术 | 第53-54页 |
·符号化模型检测 | 第54-56页 |
·符号化模型检测工具NuSMV | 第56-57页 |
·安全协议的形式化描述语言 | 第57-59页 |
·使用NuSMV语言描述可信信道协议 | 第59-70页 |
·可信信道协议方案的抽象化 | 第59-60页 |
·可信信道抽象化协议的形式化描述 | 第60-66页 |
·可信信道抽象化协议的模型检测结果 | 第66-70页 |
5 可信信道协议方案的改进 | 第70-84页 |
·可信信道协议的改进 | 第70-72页 |
·对改进的抽象化协议进行模型检测 | 第72-77页 |
·形式化描述改进的协议 | 第72-76页 |
·改进的协议的模型检测结果 | 第76-77页 |
·可信信道协议的密钥交换方案改进 | 第77-80页 |
·可信SSH协议框架 | 第80-84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84-86页 |
·论文总结 | 第84-85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9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4页 |